過氧化氫酶活性檢測:方法與檢測項目詳解
引言
檢測原理
- 直接法:測量反應中氧氣(O?)的生成量(如壓力傳感器法)。
- 間接法:監測底物H?O?的消耗量(如分光光度法)或產物引起的顯色變化。
主要檢測方法與步驟
1. 分光光度法
- 原理:H?O?在240 nm處有特征吸收峰,酶促反應導致吸光度(OD值)下降,通過單位時間內的變化計算酶活性。
- 步驟:
- 配制磷酸緩沖液(pH 7.0)及一定濃度的H?O?溶液。
- 將酶液與H?O?混合,立即測定初始OD值,每隔30秒記錄數據至3分鐘。
- 根據標準曲線(以不同濃度H?O?繪制)計算酶活性。
- 優點:靈敏度高、操作簡便。
- 缺點:需紫外分光光度計,H?O?需避光保存。
2. 壓力傳感器法
- 原理:密閉體系中氧氣生成導致氣壓升高,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壓力變化。
- 步驟:
- 將酶液與H?O?加入密閉反應腔。
- 記錄壓力隨時間的變化曲線。
- 根據氣體體積換算酶活性(1摩爾O?對應分解2摩爾H?O?)。
- 優點:直接測量氣體生成,動態監測。
- 缺點:設備昂貴,需校準系統密封性。
3. 滴定法(傳統方法)
- 原理:剩余H?O?與硫酸高鈰(Ce(SO?)?)反應生成Ce³+,通過滴定測定未分解的H?O?量。
- 步驟:
- 反應終止后加入過量硫酸,用硫酸高鈰滴定至終點(橙色→無色)。
- 根據滴定體積差計算酶活性。
- 優點:無需特殊儀器。
- 缺點:步驟繁瑣,靈敏度低。
4. 快速試紙法
- 原理:試紙含H?O?顯色劑(如碘化鉀-淀粉),酶活性越高,顏色變化越顯著。
- 步驟:將樣品滴于試紙,比色卡半定量分析。
- 優點:快速、適合現場檢測。
- 缺點:精度低,僅作定性或半定量。
應用場景
- 醫學領域:診斷遺傳性過氧化氫酶缺乏癥(如acatalasemia),監測氧化應激相關疾病。
- 食品工業:檢測牛奶中H?O?殘留(防腐劑),評估食品新鮮度。
- 環境監測:評價微生物活性(如污水處理中的生物膜)。
- 植物研究:分析植物抗逆性(如抗旱能力與酶活性相關性)。
結果分析與單位定義
- 酶活性單位(U):1 U定義為每分鐘分解1 μmol H?O?所需的酶量。
- 計算公式(分光光度法為例): 酶活性=ΔOD/min×?總?×?×?酶酶活性=ε×d×V酶?ΔOD/min×V總?? (ε為H?O?摩爾消光系數0.0436 μM?¹cm?¹,d為比色皿光程,V為體積)
注意事項
- 樣品處理:細胞/組織樣品需勻漿后離心取上清液,避免反復凍融。
- 反應條件:控制溫度(25-37℃)及pH(中性),H?O?現配現用。
- 干擾因素:排除其他氧化酶(如過氧化物酶)干擾,可添加特異性抑制劑。
與展望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3
4
16
12
14
12
13
14
16
13
15
16
17
15
15
14
19
20
16
14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