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魚檢測項目全解析
一、產地環境檢測
- 水質分析:檢測汞(≤0.05mg/kg)、鉛(≤0.5mg/kg)、鎘(≤0.1mg/kg)、砷(≤0.5mg/kg)等重金屬;化學需氧量(COD≤3mg/L)、有機磷農藥(如敵敵畏≤0.001mg/L)等污染物。
- 底泥檢測:篩查多氯聯苯(PCBs)、多環芳烴(PAHs)等持久性有毒物質,避免沉積物污染影響魚類生長。
二、養殖投入品檢測
- 飼料安全
- 成分檢測:禁止使用轉基因原料、動物源性飼料(同源性污染風險)。
- 違禁添加物:氯霉素、己烯雌酚等抗生素及激素;黃曲霉毒素B1(≤10μg/kg)。
- 漁藥與消毒劑
- 禁用藥物:硝基呋喃類、孔雀石綠、結晶紫等(檢出即為不合格)。
- 限用藥物殘留:恩諾沙星(≤100μg/kg)、磺胺類(總量≤100μg/kg)。
三、魚體健康與安全性檢測
-
- 重金屬:重點關注甲基汞(≤0.5mg/kg)及無機砷的蓄積量。
- 藥物殘留:四環素類(≤100μg/kg)、喹諾酮類(如恩諾沙星)等抗生素多殘留分析。
- 污染物:多氯聯苯(PCBs總量≤0.5mg/kg)、六六六(≤0.1mg/kg)等持久性有機物。
- 新鮮度指標:揮發性鹽基氮(≤15mg/100g),判斷腐敗程度。
-
- 致病菌:沙門氏菌(不得檢出)、副溶血性弧菌(≤100MPN/g)。
- 衛生指標:菌落總數(≤5×10? CFU/g)、大腸菌群(≤30MPN/100g)。
四、包裝與儲運檢測
- 包裝材料:檢測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如DEHP≤1.5mg/kg)、重金屬遷移量(鉛≤1mg/kg)。
- 儲運條件:冷鏈溫度監控(凍品≤-18℃,冰鮮品0-4℃),防止微生物滋生。
五、檢測方法與標準依據
- 儀器分析:GC-MS檢測農藥殘留,HPLC測定抗生素,原子熒光光譜法測汞、砷。
- 標準規范:依據《綠色食品 水產品》(NY/T 842-2021)及GB 276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等。
六、認證流程與市場監督
- 認證步驟:環境評估→投入品審查→抽樣檢測(至少檢測20項指標)→綜合評審。
- 市場抽檢:2022年國家抽檢合格率為97.5%,主要不合格項為恩諾沙星超標和孔雀石綠違規使用。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