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健康檢測項目詳解
一、常規檢查項目
-
- 方法:使用耳鏡觀察外耳道及鼓膜狀態。
- 用途:檢查耳垢堆積、鼓膜穿孔、炎癥(如中耳炎)、異物或結構異常。
- 適用人群:所有出現耳痛、流膿、聽力下降癥狀者。
-
- 方法:通過耳機聽取不同頻率聲音,確定最小可聽閾值。
- 用途:診斷傳導性/感音神經性耳聾,評估聽力損失程度。
- 臨床意義:繪制聽力圖區分病變類型(如老年性聾、噪聲性聾)。
-
- 方法:探測耳道壓力變化下鼓膜活動度及中耳功能。
- 用途:診斷中耳積液、耳硬化癥、咽鼓管功能障礙。
- 關鍵指標:鼓室圖分型(A型正常,B/C型提示病變)。
二、進階功能檢測
-
- 方法:檢測耳蝸外毛細胞產生的聲波信號。
- 用途:新生兒聽力篩查,早期發現蝸性聾(如藥物性耳聾)。
- 優勢:無創、快速,適用于嬰幼兒及無法配合主觀測試者。
-
- 方法:電極記錄聲音刺激引發的腦電波反應。
- 用途:評估聽神經至腦干的通路完整性,診斷聽神經瘤、中樞性聾。
- 適用場景:司法鑒定、偽聾鑒別、嬰幼兒客觀聽力評估。
-
- 方法:包括冷熱試驗、眼震電圖(ENG)、視頻頭脈沖試驗(vHIT)。
- 用途:診斷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梅尼埃病、前庭神經炎。
- 意義:評估平衡系統損傷位置及康復效果。
三、影像學檢查
-
- 適應癥:疑似膽脂瘤、骨折、內耳畸形(如Mondini畸形)。
- 優勢:清晰顯示骨性結構,指導手術規劃。
-
- 適應癥:聽神經瘤、迷路炎、內耳出血等軟組織病變。
- 技術升級:三維重建技術可精確定位微小病變。
四、特殊人群篩查
- 新生兒聽力篩查:出生后48小時至1個月內完成OAE或ABR檢測。
- 職業性噪聲暴露監測:定期進行純音測聽,預防噪聲性聾。
- 老年人年度檢查:60歲以上建議每年檢測,早期干預老年性聾。
檢測的重要性與注意事項
- 早診早治:突發性聾黃金治療期為72小時內。
- 預防建議:避免長期噪音暴露,正確使用耳機(遵循60-60原則)。
- 就醫提示:若出現耳鳴、眩暈、單側聽力驟降,需立即就診。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62
220
199
207
200
205
215
208
215
220
207
207
211
208
200
198
213
202
211
206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