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溫外部短路檢測項目詳解
1. 測試前準備與條件
- 電池狀態:
- 荷電狀態(SOC):充滿電至制造商規定的上限(通常100% SOC)。
- 電池類型:明確電芯(單體)或電池組(帶保護電路)的測試對象。
- 環境參數:
- 溫度:控制在20℃~30℃范圍內,依據標準如GB 31241要求(如20±5℃)。
- 濕度:通常為相對濕度≤75%。
- 設備準備:
- 短路電阻:根據標準設定(如80±20mΩ,參考GB 31241)。
- 數據采集系統:高精度電流/電壓傳感器、溫度記錄儀(熱電偶或紅外熱像儀)。
2. 短路實施與參數監控
- 短路連接方式:
- 使用低阻導線直接連接電池正負極,確保接觸電阻符合標準。
- 對于電池組,需繞過保護電路(若測試電芯)或包含保護電路(整體測試)。
- 關鍵監測參數:
- 電流峰值:記錄短路瞬間的最大電流值(通常為數十至數百安培)。
- 電壓變化:監測短路期間電壓降至最低值的曲線(如從4.2V驟降至接近0V)。
- 溫度監測點:
- 電池表面(殼體、極耳等)。
- 最高溫度限值:如外殼溫度≤150℃(GB 31241)。
- 持續時間:持續短路至標準規定時間(如10分鐘),或至安全裝置動作(如保護板切斷電流)。
3. 物理安全現象觀察
- 異常現象記錄:
- 泄漏或噴射:電解液是否從泄壓閥或殼體縫隙滲出。
- 冒煙/起火/爆炸:記錄發生時間、持續時長及嚴重程度。
- 形變與破裂:觀察電池是否膨脹、開裂或結構損壞。
- 終止條件:
- 達到預設時間(如10分鐘)。
- 溫度超過安全閾值或出現危險現象(立即終止測試)。
4. 測試后評估
- 外觀檢查:
- 電池是否破裂、漏液或永久性形變。
- 電極、標簽等部件是否完好。
- 功能測試:
- 重新充電(若可能),檢查容量衰減(如內阻變化、充放電效率)。
- 驗證保護電路是否恢復正常(針對電池組)。
- 數據記錄與合規性:
- 最大電流、電壓曲線、溫度峰值等數據是否符合標準(如IEC 62133)。
- 判定標準:無起火、爆炸,外殼溫度未超標即為合格。
5. 標準化流程參考
- 典型標準要求:
- GB 31241:室溫下短路10分鐘,電阻80mΩ,監測1小時。
- IEC 62133:可能需要高溫預處理,但常溫測試需明確排除溫度變量。
- 重復性與一致性:
- 同一批次至少測試3個樣本,確保結果可重復。
- 不同SOC狀態測試(如50% SOC,視標準要求)。
結語
上一篇:模擬壽命檢測下一篇:球頭銷總成溫度環境耐久性試驗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