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熱性能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詳解
一、熱變形溫度(HDT)測試
- 測試目的:測定材料在恒定載荷下發生特定形變時的溫度,反映其短期耐熱能力。
- 測試方法:將試樣置于油浴或空氣浴中,施加固定彎曲應力(如0.45 MPa或1.8 MPa),以2℃/min升溫,記錄形變達0.2 mm時的溫度。
- 適用材料:塑料、聚合物(如ABS、尼龍)。
- 標準參考:ISO 75、ASTM D648。
二、維卡軟化點(VST)測試
- 測試目的:評估熱塑性材料在無負載條件下的軟化溫度。
- 測試方法:用1 mm²針頭垂直壓入試樣表面,升溫速率為50℃/h,記錄針頭刺入1 mm深時的溫度。
- 適用材料: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熱塑性塑料。
- 標準參考:ISO 306、ASTM D1525。
三、熱老化測試
- 測試目的:模擬材料長期暴露在高溫環境下的性能衰減情況。
- 測試方法:
- 靜態老化:將試樣置于恒溫箱(如150℃),持續72~1000小時,測試老化前后拉伸強度、硬度等變化。
- 動態老化:結合溫度循環(如-40℃~150℃)進行加速老化。
- 適用場景:電線電纜絕緣層(IEC 60811)、橡膠密封件(ASTM D573)、電子元件(JEDEC JESD22-A108)。
- 關鍵指標:抗拉強度保留率、斷裂伸長率下降值。
四、熔融指數(MFI)測試
- 測試目的:評估熱塑性材料在高溫下的流動性能,間接反映耐熱性。
- 測試方法:在標準載荷(如2.16 kg)和溫度(如230℃)下,測定10分鐘內熔融物擠出的質量(單位:g/10min)。
- 適用材料:聚乙烯、聚丙烯等。
- 標準參考:ASTM D1238、ISO 1133。
五、熱膨脹系數(CTE)測試
- 測試目的:測量材料在升溫過程中尺寸變化的比率,避免因熱脹冷縮導致的結構失效。
- 測試方法:使用熱機械分析儀(TMA),以3℃/min升溫,記錄軸向膨脹量。
- 關鍵應用:集成電路封裝材料(CTE需與硅芯片匹配)、精密機床部件。
- 標準參考:ASTM E831、ISO 11359。
六、高溫機械性能測試
- 測試內容:
- 拉伸/彎曲強度(ISO 527、ASTM D638):測定材料在高溫下的抗拉、抗彎能力。
- 壓縮強度(ASTM D695):評估泡沫材料或結構件在高溫下的承壓性能。
- 硬度變化(ISO 7619):如橡膠在150℃下邵氏硬度的下降幅度。
- 典型應用:發動機缸體材料、剎車片、航空航天合金。
七、熱穩定性分析(TGA)
- 測試目的:通過熱失重分析材料的熱分解溫度及成分穩定性。
- 測試方法:在氮氣或空氣氛圍中,以10℃/min升溫至800℃,監測質量損失曲線。
- 關鍵數據:初始分解溫度(T<sub>onset</sub>)、最大分解速率溫度(T<sub>max</sub>)。
- 適用材料:阻燃塑料(UL 94)、電池隔膜材料。
八、冷熱循環(熱沖擊)測試
- 測試目的:驗證材料在快速溫變環境下的抗開裂、分層能力。
- 測試方法:
- 極端條件:-65℃(30min)←→ +150℃(30min),循環100次。
- 評估指標:外觀裂紋、電性能衰減(如PCB板線路電阻變化)。
- 標準參考:MIL-STD-883(軍工)、JIS C0025(電子器件)。
九、氧化誘導期(OIT)測試
- 測試目的:測定材料在高溫下的抗氧化能力,預測使用壽命。
- 測試方法:通過差示掃描量熱儀(DSC),在氧氣氛圍中加熱至200℃,記錄材料發生氧化放熱反應的誘導時間。
- 典型應用:聚乙烯管道(ASTM D3895)、潤滑油添加劑。
檢測項目選擇建議
- 電子產品:優先關注熱變形溫度、冷熱循環測試、TGA熱穩定性。
- 汽車零部件:需結合高溫機械性能、熱老化及熱膨脹系數。
- 建筑材料:重點測試耐火等級(如UL 94)、高溫下的結構強度。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47
52
50
58
53
48
23
23
15
23
21
21
17
15
18
17
15
17
19
17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