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帶喙庫蚊的生物學意義
二、形態鑒定檢測項目及方法
1. 樣本采集與前期處理
- 采集工具:吸蚊管、誘蚊燈、CO?誘蚊器。
- 保存方法:成蟲需冷凍或浸泡于75%乙醇中,保留完整形態結構。
- 預處理:顯微鏡下解剖,清除附著的雜質。
2. 形態特征檢測項目
(1)頭部特征
- 喙(Proboscis):
- 關鍵鑒別點:喙中段具一顯著白色環帶(中白環),白環寬度約為黑色部分的1/3(圖1)。
- 檢測方法:低倍顯微鏡(10×)下觀察喙的背面與側面。
- 觸角(Antenna):
- 雌蚊觸角鞭節短毛稀疏,雄蚊觸角羽狀。
(2)胸部特征
- 中胸背板(Mesonotum):
- 呈均勻棕褐色,無顯著條紋或斑點。
- 側視可見淺色鱗片覆蓋,但無明顯斑塊。
(3)翅脈與翅鱗
- 翅長:平均翅長3.5~4.5 mm。
- 翅鱗(Wing Scales):
- 翅脈(如R1、R2+3脈)具窄暗色鱗片,排列均勻。
- 翅緣無顯著黑白交替斑紋(區別于庫蚊屬其他種類)。
(4)足部特征
- 各足股節與脛節:
- 前足、中足和后足的股節基部具不連續白環。
- 后足脛節末端具一狹窄白環(需高倍鏡40×確認)。
(5)腹部特征
- 背板(Abdominal Tergites):
- 第Ⅱ-Ⅶ節背板基部具淡色橫帶,中部斷裂形成左右對稱的三角形斑。
- 腹板(Sternites)全為淡黃色,無暗色斑紋。
3. 性別鑒定
- 雌蚊:觸角剛毛稀疏,腹部末端鈍圓,具受精囊。
- 雄蚊:觸角羽狀發達,外生殖器具抱肢(clasper)和陽莖(aedeagus)。
三、常見混淆種鑒別
- 致倦庫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喙無中白環,腹部背板具完整淡色橫帶。
- 東方庫蚊(Culex orientalis):翅鱗寬大且邊緣呈鋸齒狀,足部白環較寬。
- 二帶喙庫蚊(Culex bitaeniorhynchus):喙具兩個白環,翅脈鱗片寬窄交替。
四、質量控制要點
- 樣本完整性:確保足、翅等易損結構完整。
- 顯微觀察標準化:使用校準顯微鏡,避免光照過強導致鱗片反光干擾。
- 分子輔助鑒定:對形態特征模糊樣本,可結合COI基因測序驗證。
五、檢測報告模板
檢測項目 | 觀測結果 | 是否符合特征 |
---|---|---|
喙中白環 | 存在,比例1:3 | 是 |
后足脛節白環 | 末端狹窄白環 | 是 |
腹部背板斑紋 | 基部斷裂橫帶 | 是 |
翅脈鱗片 | 窄暗色,均勻 | 是 |
六、應用與展望
- 《中國蚊科志》,陸寶麟等,1997.
- WHO. Identification of Culex mosquitoes: A pictorial guide, 2019.
- Harbach RE. Culicipedia: Species-group nominal taxa in Culicidae, 2022.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1
18
13
15
12
13
11
10
12
13
14
20
19
24
20
26
20
18
16
15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