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幾何精度與尺寸檢測
-
- 使用三坐標測量機(CMM)或光學掃描儀(如藍光掃描)檢測關鍵尺寸是否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 重點關注收縮變形問題,尤其是懸垂結構或薄壁區域的尺寸穩定性。
-
- 檢測曲面輪廓度、平面度、圓度等幾何特征,分析層間堆疊導致的階梯效應。
- 采用激光輪廓儀或數字圖像相關(DIC)技術捕捉表面形貌。
二、力學性能檢測
-
- 測試拉伸強度、彈性模量、斷裂伸長率(ASTM D638標準)。
- 評估各向異性:不同打印方向(X/Y/Z軸)的力學性能差異。
-
- 三點彎曲試驗(ASTM D790)檢測彎曲強度和模量。
- 缺口沖擊試驗(ASTM D6110)評估層間結合強度和韌性。
-
- 采用邵氏硬度計(如Shore D)或納米壓痕儀測量表面硬度,判斷材料固化程度。
三、材料特性分析
-
- 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分析玻璃化轉變溫度(Tg)和熔點。
- 熱重分析(TGA)評估材料熱穩定性及分解溫度。
-
-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檢測材料分子結構變化。
- 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分析打印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
四、表面質量與內部缺陷檢測
-
- 觸針式粗糙度儀或共聚焦顯微鏡測量Ra、Rz值,評估后處理(如打磨、拋光)效果。
-
- 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Micro-CT)檢測內部氣孔、裂紋和未熔合缺陷。
- 金相切片分析層間結合狀態及孔隙分布。
-
-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斷面形貌,揭示打印層間的熔合質量。
五、功能性測試
-
- 氣密性測試(如氣壓/水壓試驗)驗證流體密封部件的可靠性。
-
- 摩擦磨損試驗機(如Pin-on-Disk)模擬實際工況下的磨損性能。
-
- 濕熱老化、紫外老化試驗評估長期使用中的性能退化。
六、特殊應用場景檢測
-
- 符合ISO 10993標準,測試細胞毒性、致敏性等生物安全性指標。
-
- 垂直燃燒試驗(UL94)評估材料的阻燃等級。
-
- 四探針法測量導電性,激光閃射法測試導熱系數。
七、檢測流程標準化建議
-
- 根據ISO/ASTM 52900系列標準制定檢測規范,涵蓋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
-
- 通過DOE(實驗設計)分析打印速度、層厚、溫度對缺陷率的影響。
-
- 引入機器視覺系統實時監控打印過程,結合AI算法預測缺陷位置。
總結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附鹽檢測下一篇:增材制造金屬零件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2
15
20
22
19
28
21
22
20
24
18
15
19
17
16
15
17
21
18
16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