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廢水(含大氣降水)檢測技術及核心檢測項目
一、檢測意義與分類
- 天然水體: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庫等)、地下水;
- 生活與工業廢水:市政污水、工業廢水(含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等);
- 大氣降水:雨水、雪水等降水過程采集樣本。
二、核心檢測項目解析
(一)理化指標檢測
-
- pH值:反映水體酸堿度,影響化學反應和生物活性;
- 電導率:間接表征溶解性離子總量;
- 濁度:衡量水體懸浮顆粒物含量;
- 色度:評價工業廢水色度污染程度。
-
- COD反映有機物和還原性物質的總量,BOD?(5日生化需氧量)測定可降解有機物的耗氧量;
- 氨氮(NH?-N)、總磷(TP)、總氮(TN):衡量水體富營養化風險的核心指標。
-
- 必檢項目:鉛(Pb)、鎘(Cd)、汞(Hg)、砷(As)、鉻(Cr??)、銅(Cu)、鋅(Zn);
- 檢測手段:原子吸收光譜法(AA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
-
- 揮發性有機物(VOCs):苯系物、氯代烴等,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
- 半揮發性有機物(SVOCs):多環芳烴(PAHs)、有機磷農藥等;
- 新興污染物:微塑料、抗生素殘留(需結合液相色譜-三重四級桿質譜法)。
(二)微生物指標檢測
- 細菌總數:評價水體衛生安全性;
- 糞大腸菌群:指示水體受糞便污染程度;
- 致病微生物: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等(特定場合需檢測)。
(三)大氣降水專項檢測
- 酸度檢測:pH值(酸雨判定依據,pH<5.6為酸雨);
- 離子成分:硫酸根(SO?²?)、硝酸根(NO??)、銨離子(NH??)等;
- 重金屬沉降量:鉛、鎘等重金屬的濕沉降通量;
- 放射性核素:銫-137、鍶-90等(核事故后重點監測)。
三、檢測方法與標準依據
-
- 地表水:GB 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 飲用水:GB 5749-2022《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 廢水排放:GB 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
- EPA(美國環保署)標準方法;
- ISO(國際標準化組織)水質檢測規范。
四、檢測質量控制要點
-
- 使用惰性材質容器(如棕色玻璃瓶);
- 避免光照、溫度變化引起的樣品變質。
-
- 空白實驗、平行樣檢測、加標回收率驗證;
- 定期校準儀器,確保數據準確性。
五、應用場景與數據解讀
- 環境評估:通過污染物濃度對比限值,判斷水質類別(如地表水Ⅰ~Ⅴ類);
- 污染溯源:結合特征污染物(如酚類、氰化物)識別工業污染源;
- 治理決策:依據總磷、總氮超標數據制定脫氮除磷工藝方案。
六、未來發展趨勢
- 在線監測技術普及:COD、氨氮等參數的實時監測設備應用;
- 新興污染物監測:內分泌干擾物(EDCs)、全氟化合物(PFAS)納入常規檢測;
- 大數據整合:通過GIS系統實現區域水質動態分析與預警。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技術級低粘羧甲基 纖維素檢測下一篇:煤的發熱量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4
18
18
19
18
21
20
20
19
23
21
39
21
20
21
17
24
20
17
24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