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測目的
- 驗證圍護結構的物理性能(如保溫、防水、隔聲、氣密性等)。
- 檢查施工工藝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及規范標準。
- 發現潛在質量缺陷(如裂縫、滲漏、空鼓等),提出整改措施。
- 為工程驗收、使用維護及后期改造提供科學依據。
二、檢測項目分類
1. 結構安全性檢測
- 墻體/屋面結構裂縫檢測 檢測裂縫的分布、寬度、深度及發展趨勢,分析成因(如沉降、溫度應力或荷載作用)。
- 連接節點穩固性 檢查幕墻、門窗框與主體結構的錨固質量,螺栓連接強度及焊接質量。
- 材料強度驗證 采用回彈法、超聲波法或取芯法檢測砌體、混凝土等材料的抗壓強度。
2. 熱工性能檢測
- 熱橋部位檢測 通過紅外熱像儀定位熱橋區域,評估其對建筑整體保溫性能的影響。
- 保溫層厚度及連續性 使用探針法或鉆孔法測量保溫層實際厚度,檢查是否存在漏鋪、脫落或空鼓。
- 傳熱系數(K值)驗證 在典型部位構建熱箱或采用熱流計法現場測試傳熱系數,對照設計要求判定是否達標。
3. 氣密性與防水防潮檢測
- 氣密性測試 對建筑外窗、幕墻進行加壓法或示蹤氣體法測試,檢測空氣滲透量是否符合節能規范。
- 防水層完整性檢測 通過淋水試驗(模擬暴雨條件)或紅外熱成像法檢查屋面、外墻防水層滲漏點。
- 防潮層有效性 針對地下室或潮濕區域,檢查防潮材料鋪設的連續性與搭接質量。
4. 防火性能檢測
- 防火隔離帶設置 核查外墻保溫系統中防火隔離帶的材料、寬度及位置是否符合設計。
- 耐火極限驗證 對防火門窗、防火涂料等進行耐火試驗,確認其耐火時間是否達標。
5. 隔聲性能檢測
- 空氣聲隔聲量 使用聲壓級差法測試墻體、樓板、門窗的隔聲性能,確保符合《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 50118)。
- 撞擊聲隔聲量 通過標準撞擊器法測試樓板的撞擊聲隔聲效果。
6. 其他專項檢測
- 抗風壓性能(門窗、幕墻) 模擬風荷載條件下測試變形量及氣密性保持能力。
- 抗震構造檢查 核查抗震縫設置、柔性連接節點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 飾面層粘結強度 采用拉拔法檢測瓷磚、石材等飾面材料與基層的粘結強度。
三、檢測方法與工具
檢測項目 | 常用方法 | 主要工具設備 |
---|---|---|
保溫層厚度 | 鉆孔法、探針法 | 鉆芯取樣儀、數字探針 |
熱工缺陷 | 紅外熱像法 | 紅外熱像儀 |
氣密性 | 加壓法、示蹤氣體法 | 氣密性測試儀、鼓風機 |
隔聲性能 | 聲壓級差法 | 聲級計、噪聲發生器 |
防水性能 | 淋水試驗、蓄水試驗 | 噴淋系統、蓄水設備 |
粘結強度 | 拉拔試驗 | 拉拔儀、粘結強度測試儀 |
四、檢測流程
- 前期準備
- 收集設計圖紙、施工記錄及材料檢測報告。
- 制定檢測方案,確定抽樣部位及檢測方法。
- 現場實施
- 按規范要求進行非破壞性/局部破壞性檢測。
- 記錄數據并拍攝影像資料。
- 數據分析
- 對比設計值、規范限值及實測結果,評估性能等級。
- 報告編制
- 匯總缺陷位置、成因分析及整改建議。
五、常見問題及處理
- 保溫層空鼓或脫落:需局部拆除后重新鋪設,加強錨固措施。
- 熱橋效應超標:增設保溫隔熱層或使用斷熱橋材料。
- 氣密性不足:修補縫隙,更換密封膠條或調整門窗安裝工藝。
- 滲漏問題:修復防水層,加強節點密封處理。
六、規范依據
- 《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 50411)
- 《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檢測方法》(GB/T 7106)
- 《紅外熱像法檢測建筑外墻飾面層粘結缺陷技術規程》(JGJ/T 277)
- 《建筑防水工程現場檢測技術規范》(JGJ/T 299)
結語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7
19
18
19
17
22
21
38
20
20
18
17
23
20
17
23
18
16
21
23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