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隔器膠筒檢測項目與技術要點
一、物理性能檢測
-
- 檢測內容:膠筒外徑、內徑、長度公差,密封面平整度。
- 方法:使用三坐標測量儀或激光掃描設備,對比設計圖紙參數。
- 標準:誤差需控制在±0.5mm以內(根據API 11D1規范)。
-
- 檢測內容:邵爾A硬度值(表征橡膠彈性模量)。
- 方法:邵氏硬度計多點測量,均值需達到70-90 HA(根據井下工況調整)。
- 意義:過硬易導致密封失效,過軟易被擠出間隙。
-
- 檢測內容:膠筒材料的抗拉極限及延展性。
- 方法:萬能材料試驗機測試,符合ISO 37標準。
- 要求:拉伸強度≥17MPa,斷裂伸長率≥300%。
-
- 檢測內容:長時間受壓后膠筒的恢復能力。
- 方法:按GB/T 7759標準,70℃下壓縮24小時,變形率≤25%。
二、化學穩定性檢測
-
- 檢測內容:耐酸、堿、CO?、H?S及地層流體的能力。
- 方法:浸泡試驗(溫度80℃,時間72小時),觀察體積變化率(≤10%)及表面腐蝕情況。
-
- 檢測內容:高溫老化后的力學性能保留率。
- 方法:高溫烘箱模擬(-30℃~150℃),測試硬度與拉伸強度衰減值(老化后性能損失≤15%)。
三、功能性驗證
-
- 檢測內容:膠筒在不同壓差下的密封能力。
- 方法:液壓試驗臺分級加壓(最高至70MPa),保壓30分鐘無泄漏。
-
- 檢測內容:重復坐封/解封后的性能穩定性。
- 方法:模擬井下循環工況,測試≥50次后的密封失效次數。
-
- 檢測內容:井下管柱移動時膠筒的抗剪切能力。
- 方法:施加側向力至膠筒位移5mm,檢測密封是否失效。
四、缺陷檢測
-
- 檢測內容:表面裂紋、氣泡、雜質、分層等。
- 方法:目視檢查結合工業內窺鏡(內表面觀測)。
-
- 檢測內容:內部結構缺陷(如氣孔、脫粘)。
- 方法:X射線斷層掃描(CT)或超聲波探傷。
五、檢測標準與規范
- 國際標準:API 11D1(封隔器設計與測試)
- 國家標準:SY/T 5106-2014(封隔器通用技術條件)
- 行業要求:高溫高壓井需額外滿足ISO 14310 V0級密封認證。
六、常見失效模式與預防
- 膠筒開裂:源于材料配方不合理或硫化工藝缺陷。
- 密封失效:尺寸超差或耐壓不足導致。
- 過早老化:耐溫/耐介質指標未達標。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工業通用閥門檢測下一篇:建筑圍護結構現場實體檢驗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7
19
18
19
17
22
21
38
20
20
18
17
23
20
17
23
18
16
21
23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