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慢釋放型過硫酸銨膠囊破膠劑性能檢測指南
一、檢測背景
二、核心檢測項目及方法
1. 物理特性檢測
-
- 意義:直接影響膠囊在壓裂液中的懸浮性及抗剪切能力。
- 方法:激光粒度分析儀(如Malvern Mastersizer);抗壓強度測試(模擬井下壓力)。
- 標準:API RP 19C 壓裂支撐劑測試規范。
-
- 意義:包衣缺陷會導致過硫酸銨提前釋放,破壞緩釋性能。
- 方法:掃描電鏡(SEM)觀察表面形貌;滲透性測試(染料浸泡法)。
2. 化學性能分析
-
- 意義:破膠效率的核心參數。
- 方法:碘量法滴定或高效液相色譜(HPLC)。
- 標準:GB/T 23945-2009 過硫酸鹽檢測。
-
- 意義:評估在不同pH壓裂液中的溶解穩定性。
- 方法:模擬液浸泡實驗(pH 3-12),測定溶出速率。
3. 釋放動力學測試
-
- 意義:決定破膠劑延遲效果的關鍵指標。
- 方法:動態釋放實驗(恒溫振蕩儀),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監測釋放量。
- 條件:模擬井下溫度(50-120℃)及壓力(10-50 MPa)。
-
- 意義:高溫可能加速包衣降解,需驗證溫度耐受上限。
- 方法:差示掃描量熱法(DSC)測定包衣材料玻璃化轉變溫度。
4. 破膠效率驗證
-
- 意義:直接影響壓裂液粘度下降速率及返排效果。
- 方法:旋轉粘度計(如Brookfield)測定壓裂液粘度變化;濾渣稱重法。
- 標準:SY/T 5107-2016 壓裂液性能評價方法。
-
- 意義:評估破膠過程對儲層傷害程度。
- 方法:巖心驅替實驗,測定破膠前后巖心滲透率比值。
5. 環境與安全性測試
-
- 意義:確保不產生有害副產物(如過量硫酸根、銨離子)。
- 方法:離子色譜(IC)分析;生物毒性測試(如發光細菌法)。
-
- 意義:避免膠囊吸潮結塊或包衣老化。
- 方法:加速老化實驗(高溫高濕環境),定期檢測含量及釋放曲線。
三、差異化檢測場景
- 高溫儲層(>90℃):增加熱重分析(TGA)驗證包衣熱分解溫度。
- 高礦化度壓裂液:測試鹽離子(Ca²?、Mg²?)對釋放速率的影響。
- 返排液循環利用:檢測破膠劑殘留對重復配液性能的影響。
四、數據解讀與優化方向
- 理想釋放曲線:初期(1-2小時)釋放量<10%,主體釋放階段(4-8小時)達80%以上。
- 不合格案例:若30℃下釋放過快,需優化包衣材料(如乙基纖維素與聚乳酸復配)。
五、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8
21
28
18
25
21
25
20
22
20
18
25
26
31
28
26
22
21
17
20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