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煤粉鍋爐用煤檢測項目詳解
1. 工業分析
- 檢測內容:水分(M)、灰分(A)、揮發分(V)、固定碳(FC)。
- 方法與標準:GB/T 212-2008(高溫干燥法測水分、緩慢灰化法測灰分)。
- 影響:
- 水分:高水分降低有效發熱量,增加排煙熱損失,影響磨煤效率。
- 灰分:高灰分加劇受熱面積灰與磨損,增加排渣能耗及除塵負擔。
- 揮發分:揮發分過低(<20%)導致點火困難,過高(>35%)易引發爐膛爆燃。
- 固定碳:決定煤的燃盡特性,影響飛灰含碳量及燃燒效率。
2. 元素分析
- 檢測內容:碳(C)、氫(H)、氧(O)、氮(N)、硫(S)的質量百分比。
- 方法與標準:GB/T 476-2008(碳氫測定)、GB/T 214-2007(硫分測定,含艾士卡法、庫侖滴定等)。
- 影響:
- 碳/氫:主要可燃元素,直接決定發熱量。
- 硫:硫分>1%時加劇尾部煙道腐蝕,需配套脫硫裝置控制SO?排放。
- 氮:燃燒生成NOx,需通過低氮燃燒技術或SCR系統處理。
3. 發熱量測定
- 指標:高位發熱量(Qgr,ad)、低位發熱量(Qnet,ar)。
- 方法:氧彈量熱法(GB/T 213-2008)。
- 意義:核算鍋爐熱效率與發電成本的核心參數,直接影響燃料消耗量。
4. 灰熔融性(灰熔點)
- 參數:變形溫度(DT)、軟化溫度(ST)、半球溫度(HT)、流動溫度(FT)。
- 方法:GB/T 219-2008(高溫顯微鏡法)。
- 應用:ST<1350℃時易結渣,需調整爐膛溫度或摻配高灰熔點煤種。
5. 哈氏可磨性指數(HGI)
- 檢測標準:GB/T 2565-2014(哈德格羅夫法)。
- 重要性:HGI<50為難磨煤,增加制粉電耗;HGI>80則煤粉過細,可能引發自燃爆炸。
6. 煤粉細度與粒度分布
- 指標:R90(通過90μm篩網比例)、R200。
- 優化范圍:通常控制R90在15%-25%,過粗降低燃盡率,過細增加制粉能耗。
7. 硫含量與形態分析
- 檢測延伸:形態硫分析(黃鐵礦硫、硫酸鹽硫、有機硫),指導脫硫工藝選擇。
- 環保關聯:硫分>3%需強化FGD系統,避免排放超標。
8. 其他輔助指標
- 熱穩定性(TS):GB/T 1573-2018,反映煤在高溫下破碎傾向,影響流化床鍋爐運行。
- 磨損指數(AI):評估煤對磨煤機金屬件的磨損程度,AI>5時需采用耐磨材料。
檢測流程與質量控制
- 采樣與制樣:依據GB 475-2008(采樣)、GB 474-2008(制樣),確保樣品代表性。
- 數據整合:結合鍋爐設計參數(如爐膛熱負荷、磨煤機類型),制定配煤方案。
- 動態調整:根據實時檢測數據優化燃燒配風及SNCR/SCR運行參數。
結語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燃氣鍋爐檢測下一篇:機動車發動機冷卻液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