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檢測項目及安全標準
-
- 檢測原因:甲烷是煤礦瓦斯的主要成分,濃度達到5%-15%時遇明火會引發爆炸(爆炸下限5%)。
- 安全閾值:中國《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甲烷濃度≥1.0%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并撤人,≥2.0%時需切斷電源。
- 檢測技術:催化燃燒傳感器(低濃度)、紅外傳感器(高濃度)。
-
- 檢測原因:CO為劇毒氣體,由火災、爆炸或設備不完全燃燒產生,濃度超50ppm可致人昏迷甚至死亡。
- 安全閾值:作業環境中CO濃度不得超過24ppm(時間加權平均限值)。
- 檢測技術:電化學傳感器,響應速度快、靈敏度高。
-
- 檢測原因:缺氧(<19.5%)會導致窒息,富氧(>23%)則會增加燃燒爆炸風險。
- 安全范圍:正常作業環境中O?濃度應保持在19.5%-23%。
- 檢測技術:電化學或順磁傳感器,實時監測氧氣變化。
-
- 檢測原因:高濃度CO?(>1%)會引發呼吸急促、意識模糊,井下煤層自然釋放或火災后易積聚。
- 安全閾值:允許濃度≤0.5%(5000ppm),短時間接觸限值≤3%。
- 檢測技術:紅外傳感器或電化學傳感器。
-
- 檢測原因:H?S具強腐蝕性和神經毒性,濃度超10ppm可損傷呼吸道,100ppm以上可致命。
- 安全閾值:井下作業區H?S濃度不得超過6.6ppm(10mg/m³)。
- 檢測技術:電化學傳感器,針對低濃度H?S優化。
二、其他輔助檢測項目
- 氮氧化物(NOx)
- 常見于爆破作業后,檢測NO和NO?以預防肺部損傷。
- 氫氣(H?)
- 部分礦井因電池充電或化學反應產生H?,需監測防爆。
- 揮發性有機物(VOCs)
- 用于評估火災隱患或設備泄漏風險。
三、檢測儀的技術要求
- 多氣體復合檢測:儀器需集成多種傳感器,同步監測CH?、CO、O?等核心氣體。
- 快速響應與報警:檢測到超標氣體后,聲光報警需在10秒內觸發。
- 抗干擾能力:井下濕度、粉塵、溫度(-20℃~50℃)等環境因素不影響檢測精度。
- 數據記錄與傳輸:支持存儲歷史數據,部分型號可無線連接礦井監控系統。
四、應用場景與操作規范
- 日常巡檢:礦工入井前需隨身攜帶儀器,實時監測作業面氣體。
- 事故應急:火災、瓦斯突出等事故中快速定位危險區域。
- 設備校準:每月至少一次標定,使用標準氣體確保傳感器準確性。
- 維護要點:避免傳感器受潮、撞擊,定期更換濾膜和電池。
五、結語
- 《煤礦安全規程》(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
- GB 3836.1-2010《爆炸性環境用電氣設備通用要求》
- AQ 6201-2019《煤礦用氣體檢測報警儀》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8
14
16
19
26
15
15
15
19
19
16
14
19
15
22
18
21
24
25
20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