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材料性能檢測
-
- 目的:驗證鋸條基體材料(如高速鋼、碳鋼、合金鋼)的化學成分是否符合標準。
- 方法:光譜分析儀檢測元素含量,驗證鉻(Cr)、鉬(Mo)、釩(V)等合金成分比例。
-
- 關鍵點:齒部硬度需高于基體,確保耐磨性。
- 檢測方式:洛氏硬度計(HRC)測量齒尖、齒側及基體硬度,通常齒部硬度要求58-62 HRC。
二、物理缺陷檢測
-
- 技術手段:磁粉探傷(適用于磁性材料)或滲透探傷,檢測微米級缺陷。
- 標準依據:ASTM E1444(磁粉探傷標準)。
-
- 檢測方法:將鋸條平鋪于檢測平臺,使用塞尺或激光直線度儀測量彎曲度,允許偏差通常≤0.1mm/m。
三、幾何參數檢測
-
- 齒距(Pitch):相鄰齒尖間距,用投影儀或光學顯微鏡測量,誤差需≤±5%。
- 齒高與齒前角:影響排屑效率,通過輪廓儀分析齒形輪廓,確保前角(通常15°-25°)、后角匹配設計值。
-
- 厚度與寬度:千分尺多點測量,厚度公差通常±0.02mm。
- 孔位精度:檢測安裝孔位置度與孔徑,確保與設備匹配。
四、力學性能測試
-
- 拉力試驗:通過萬能材料試驗機測試斷裂強度,高速鋼鋸條抗拉強度需≥2000MPa。
- 沖擊試驗:夏比沖擊試驗機評估韌性,防止脆性斷裂。
-
- 模擬工況:高頻疲勞試驗機模擬鋸條往復運動,記錄失效循環次數,評估使用壽命。
五、功能性檢測
-
- 鋒利度:標準試件(如45號鋼)切割測試,記錄進給力及切面粗糙度。
- 耐磨性:連續切割后測量齒尖磨損量,SEM觀察磨損形貌。
-
- 檢測設備:振動傳感器與聲級計,評估高速運轉時的穩定性,噪音需≤85dB(A)。
六、表面處理檢測
-
- 涂層厚度:X射線熒光儀或金相切片法測TiN、DLC等涂層厚度(通常1-5μm)。
- 結合強度:劃痕試驗法檢測涂層與基體結合力。
-
- 鹽霧試驗:按GB/T 10125標準,持續噴霧48小時,觀察表面銹蝕情況。
七、標準與認證要求
- 國際標準:ISO 4875(金屬鋸條通用規范)、DIN 1837(齒形與公差)。
- 質量認證:通過CE、UL等認證的鋸條需額外檢測電氣安全(如絕緣性)與環保指標(如RoHS)。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夾扭鉗 尖嘴鉗檢測下一篇:呆扳手、梅花扳手、兩用扳手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30
30
36
31
35
38
44
38
29
37
30
23
29
35
29
36
29
29
30
28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