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水合氯化鎂(氯化鎂)檢測項目及方法詳解
一、主要檢測項目
-
- 氯化鎂(MgCl?)含量測定
- 方法:EDTA絡合滴定法(參考GB/T 13025.5或ASTM E291)。
- 原理:在pH=10的氨性緩沖溶液中,以鉻黑T為指示劑,通過與EDTA的絡合反應計算Mg²?含量,進而推算氯化鎂純度。
- 結晶水(H?O)含量測定
- 方法:干燥失重法(105±2℃恒重至質量恒定)。
- 重要性:結晶水含量直接影響產品穩定性及用途(如食品級需嚴格控制水分)。
- 氯化鎂(MgCl?)含量測定
-
- 硫酸鹽(SO?²?)
- 方法:硫酸鋇比濁法(GB/T 9728)或離子色譜法。
- 限值:工業級通常要求≤0.03%,食品級更嚴格。
- 重金屬(以Pb計)
- 方法:原子吸收光譜法(AAS)或硫代乙酰胺比色法(GB 5009.74)。
- 限值:食品級需≤10 mg/kg。
- 砷(As)
- 方法:氫化物原子熒光光譜法(GB 5009.11)。
- 鈣(Ca²?)、鉀(K?)、鈉(Na?)離子
- 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或ICP-OE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
- 硫酸鹽(SO?²?)
-
- pH值
- 步驟:配制10%水溶液,用pH計測定(通常要求6.0~8.5)。
- 溶解性
- 方法:觀察其在水中或特定溶劑中的溶解速度和澄清度。
- 外觀與性狀
- 要求:白色結晶性粉末或塊狀,無可見機械雜質。
- pH值
-
- 食品級檢測:需額外檢測微生物(如大腸菌群、霉菌)、硝酸鹽及亞硝酸鹽殘留。
- 醫藥級檢測:需符合《中國藥典》標準,增加細菌內毒素、熾灼殘渣等指標。
二、檢測依據與標準
- 國際標準
- 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
- USP-NF(美國藥典,醫藥級適用)
- 國內標準
- GB 25584-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 氯化鎂)
- HG/T 2678-2015(工業六水合氯化鎂)
- 《中國藥典》(醫藥級質量控制)
三、質量控制要點
- 檢測頻次
- 原材料入廠、生產過程中及成品出廠均需抽樣檢測,尤其是重金屬與硫酸鹽等關鍵指標。
- 儀器校準
- 定期校驗pH計、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光譜儀等設備,確保數據準確性。
四、注意事項
- 樣品保存:需密封存放于干燥陰涼處,避免吸潮或結塊。
- 檢測環境:濕度≤65%,溫度20~25℃,防止水分干擾。
- 試劑純度:使用分析純及以上級別試劑,避免交叉污染。
五、總結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化學試劑 碳酸鉀檢測下一篇:化學試劑 鄰苯二甲酸氫鉀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3
21
27
22
24
25
20
25
21
23
22
21
23
20
20
21
23
22
23
27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