莠去津可濕性粉劑檢測項目詳解
一、核心檢測項目
1. 有效成分含量測定
- 檢測目的:確認產品中莠去津的實際含量是否符合標稱值(通常為38%-50%)。
- 檢測方法:
- 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通過色譜柱分離,紫外檢測器定量分析,參考標準GB/T 5009.132-2003。
- 氣相色譜法(GC):適用于高純度樣品,需衍生化處理以提高靈敏度。
2. 物理指標檢測
- 濕潤性:
- 測定樣品在水中完全濕潤所需時間(通常≤2分鐘),依據標準GB/T 5451-2022。
- 懸浮率:
- 檢測粉劑在水中分散后的懸浮穩定性,合格標準≥70%(FAO/WHO要求)。
- 細度:
- 通過篩分法測定,要求98%以上的顆粒通過45μm篩(325目)。
- pH值:
- 檢測1%水溶液的pH值,范圍通常控制在6.0-9.0,以避免腐蝕或分解。
3. 化學穩定性測試
- 熱貯穩定性:
- 將樣品在54℃±2℃下貯存14天,檢測有效成分分解率(≤5%為合格)。
- 冷貯穩定性:
- 在0℃下貯存7天,觀察是否有結塊或分層現象。
4. 安全性指標
- 重金屬含量:
- 檢測鉛(Pb)、鎘(Cd)、汞(Hg)等重金屬,符合GB 2762-2022限量標準。
- 雜質分析:
- 檢測三聚氰胺等副產物或降解產物的殘留量,確保其低于安全閾值。
5. 包裝與標識合規性
- 檢查包裝密封性、標簽信息(有效成分含量、生產日期、批次號等)是否符合《農藥管理條例》要求。
二、檢測標準與規范
- 國際參考:
- FAO/WHO農藥標準:針對懸浮率、濕潤性等物理性能的通用要求。
- CIPAC方法:國際公認的農藥分析協作委員會標準。
- 國內標準:
- GB 3796-2018:農藥包裝通則。
- GB/T 1600-2021:農藥水分測定方法。
- NY/T 3595-2020:莠去津可濕性粉劑產品質量標準。
三、檢測注意事項
- 樣品制備:
- 需均勻取樣,避免分層或結塊影響結果。
- 儀器校準:
- 色譜儀等設備需定期校準,確保數據準確性。
- 第三方認證:
- 生產企業建議通過CMA/ 認證機構檢測,增強市場公信力。
四、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 懸浮率不達標:可能因助劑比例不當或研磨細度不足,需優化配方及生產工藝。
- 熱貯分解率過高:提示需改進穩定劑或調整包裝材料以降低儲存溫度影響。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檢測下一篇:毒死蜱水乳劑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9
18
21
22
22
19
20
25
22
30
30
25
23
23
26
24
29
21
23
25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