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過硼酸鈉檢測項目詳解
一、主含量測定(NaBO3·nH2O含量)
- 檢測目的:確定過硼酸鈉的有效成分含量,直接影響其化學活性與使用效果。
- 檢測方法:通常采用碘量法或高錳酸鉀滴定法,通過氧化還原反應計算有效成分占比。
- 標準要求:工業級過硼酸鈉主含量一般需≥96%(具體依據GB/T 或行業標準)。
二、活性氧含量
- 檢測目的:活性氧是過硼酸鈉漂白和殺菌能力的關鍵指標,直接影響產品性能。
- 檢測方法:酸性條件下與碘化鉀反應釋放碘,通過硫代硫酸鈉滴定法測定(參考GB/T 1618-2018)。
- 典型范圍:活性氧含量需≥10.0%(以NaBO3·4H2O計)。
三、水分含量
- 檢測目的:水分過高會導致過硼酸鈉結塊、分解,影響穩定性及儲存壽命。
- 檢測方法:卡爾·費休法或烘干失重法。
- 控制標準:通常要求≤1.5%(根據結晶水形態調整)。
四、水不溶物
- 檢測目的:檢測原料雜質及生產過程中引入的不可溶顆粒(如硅酸鹽、金屬氧化物)。
- 檢測方法:溶解樣品后過濾、烘干稱重(參照GB/T 1618)。
- 限值要求:一般≤0.1%。
五、重金屬及有害元素
- 檢測項目:鉛(Pb)、砷(As)、鎘(Cd)、汞(Hg)等。
- 檢測目的:避免有毒元素在日化或工業應用中危害人體健康或污染環境。
- 檢測方法:原子吸收光譜(AAS)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
- 限值標準:依據《工業過硼酸鈉》(HG/T 4495-2013),如Pb≤10 ppm。
六、pH值
- 檢測目的:過硼酸鈉溶液的pH值影響其穩定性和應用場景兼容性。
- 檢測方法:配制10%水溶液,使用pH計測定(25℃條件下)。
- 典型范圍:pH 10-11(反映其弱堿性特性)。
七、穩定性測試
- 檢測項目:熱穩定性(高溫分解溫度)、濕穩定性(吸濕性)。
- 檢測方法:
- 熱穩定性:差示掃描量熱法(DSC)測定分解溫度。
- 濕穩定性:恒溫恒濕箱中加速實驗,觀察結塊或失活情況。
- 應用意義:指導儲存條件(如溫度≤30℃、相對濕度≤60%)。
八、粒度分布
- 檢測目的:影響溶解速率及在洗滌劑中的均勻分散性。
- 檢測方法:激光粒度分析儀或篩分法。
- 控制指標:根據用途定制,如80-120目顆粒占比≥90%。
九、其他檢測項目
- 氯化物(Cl?):離子色譜法測定,防止腐蝕性雜質。
- 鐵(Fe)含量:比色法或AAS,避免影響產品色澤及催化分解。
- 表觀密度:反映顆粒堆積狀態,影響包裝與運輸成本。
十、包裝與標識檢查
- 檢測內容:包裝密封性、防潮措施、標簽信息(批號、生產日期、安全警示)。
- 法規依據:符合GB 15258《化學品安全標簽編寫規定》。
總結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7
20
22
24
27
30
23
24
24
24
22
29
26
24
24
25
26
25
25
29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