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煤量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與技術指南
一、煤炭質量檢測
1. 工業分析
- 水分(M):檢測全水分(Mt)和空氣干燥基水分(Mad),影響燃燒穩定性及熱值計算。
- 灰分(A):高溫灼燒殘渣量,反映不可燃雜質比例,高灰分降低熱效率。
- 揮發分(V):煤在高溫下釋放的可燃氣體含量,決定著火特性及燃燒速度。
- 固定碳(FC):煤中固態可燃成分,與燃燒持久性相關。
2. 元素分析
- 碳(C)、氫(H)、氧(O)、氮(N):通過元素分析儀測定,用于計算理論發熱量。
- 硫(S):環保重點監測指標,硫含量過高需配套脫硫設施(依據GB/T 214)。
3. 發熱量測定
- 高位發熱量(Qgr,d):實驗室氧彈量熱法測定(GB/T 213)。
- 低位發熱量(Qnet,ar):實際燃燒可用熱量,需結合水分、氫含量計算。
4. 灰熔融性分析
- 測定灰的變形溫度(DT)、軟化溫度(ST)等,避免鍋爐結渣(GB/T 219)。
5. 粒度分析
- 顆粒分布影響燃燒效率,推薦使用篩分法或激光粒度儀(GB/T 478)。
二、耗煤量實時監測項目
1. 皮帶秤動態計量
- 適用于燃煤輸送帶,精度需達±0.5%(JJG 195)。
- 需定期校準,避免皮帶張力、跑偏誤差。
2. 地磅靜態稱重
- 適用于汽車/火車運煤批量計量(GB/T 26497)。
- 需扣除車輛皮重,排除水分波動影響。
3. 鍋爐給煤量監測
- 采用超聲波流量計、沖板式流量計等技術,實時跟蹤入爐煤量。
三、燃燒效率與排放檢測
1. 煙氣成分分析
- O?、CO?濃度:衡量過量空氣系數,優化配風(CEMS系統在線監測)。
- CO濃度:不完全燃燒指標,反映燃燒組織合理性。
- SO?、NOx、顆粒物:環保強制監測項(GB 13271)。
2. 排煙溫度監測
- 過高溫度預示熱損失,需結合余熱回收措施。
3. 鍋爐熱效率計算
- 采用反平衡法:熱效率=100% - (排煙損失+灰渣未燃碳損失+散熱損失)。
四、數據整合與報告生成
- 數據采集系統(DCS/SCADA):集成煤量、熱值、排放數據,實現可視化監控。
- 能耗對標分析:對比行業標桿值,識別節能潛力點。
- 碳排放核算:基于煤耗量及排放因子計算CO?當量(IPCC指南)。
五、檢測頻率與標準依據
- 日常檢測:皮帶秤每小時記錄,煙氣成分實時監測。
- 周期性檢測:煤質分析每周一次,熱效率測試每季度一次。
- 標準參考:除上述國標外,需遵循《工業鍋爐能耗限額》(GB 24500)及地方環保法規。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3
4
5
6
2
6
5
6
8
8
8
8
5
4
7
6
4
8
10
10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