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油效率檢測方法與關鍵檢測項目
1. 現場檢測項目
- 方法:利用流量計、稱重傳感器或體積計量裝置實時監(jiān)測單位時間內的出油量。
- 意義:直接反映油井或設備的瞬時效率,結合壓力數據可分析產量波動原因。
- 檢測內容:
- 入口/出口壓力:判斷管道阻力或油泵性能是否正常。
- 溫度變化:高溫可能加速油品氧化,降低潤滑性;低溫則導致流動性下降。
- 儀器:壓力變送器、紅外測溫儀。
- 方法:通過在線水分傳感器或離心分離法測定油液中的含水量。
- 標準:含水率超過5%需采取脫水措施(如原油開采中)。
- 振動分析:異常振動可能由磨損或堵塞導致效率下降。
- 密封性測試:泄漏會導致出油量損失,可用超聲波檢漏儀定位漏點。
2. 實驗室分析項目
- 黏度檢測:旋轉黏度計測定動力黏度,判斷油品流動性是否符合工況要求。
- 密度測定:密度與原油組分相關,間接反映油藏特性或油品純度。
- 含雜質率:通過過濾稱重法分析機械雜質含量,雜質過多會堵塞管道或加劇磨損。
- 烴類組成:色譜分析法(GC)測定不同碳鏈烴的比例,評估原油開采價值。
- 硫含量:X射線熒光光譜法(XRF)檢測,高硫油品需額外處理以防腐蝕。
- 目的:評估潤滑油的抗壓性能,確保設備摩擦副表面的油膜穩(wěn)定性。
- 方法:四球摩擦試驗機模擬極端壓力條件下的油膜破裂臨界值。
- 地質條件(針對油藏):滲透率、孔隙度、地層壓力等。
- 設備參數:泵的揚程、管道直徑、過濾器精度。
- 油品劣化:氧化、乳化、添加劑失效導致的性能下降。
- 實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部署物聯網(IoT)傳感器實現壓力、流量、含水率的遠程監(jiān)測。
- 定期維護策略:清洗過濾器、更換磨損部件(如齒輪泵的轉子)。
- 油品替換標準:當黏度變化超過±10%或污染物超標時,需更換新油。
- API RP 86(石油開采動態(tài)監(jiān)測規(guī)范)
- ISO 4406(油液顆粒污染度等級標準)
- ASTM D445(運動黏度測定方法)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5
6
2
6
5
6
8
8
8
8
5
4
7
6
4
8
10
10
11
12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