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離析性能試驗檢測方法及檢測項目詳解
一、抗離析性能檢測的核心項目
-
- 取樣:從材料不同位置(如攪拌車卸料口、泵送前后)分層取樣。
- 篩分:將樣品通過標準篩(如4.75mm、2.36mm等),稱量各層篩余質量。
- 計算:比較初始樣品與離析后樣品的粗骨料占比差異,差異越大,離析越嚴重。 標準依據:JTG E30-2015(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試驗規程)。
-
- 將材料倒入透明容器靜置,待分層后測量頂部(細料層)和底部(粗料層)的密度。
- 計算密度差比值:離析指數=?top−?bottom?initial×100%離析指數=ρinitial?ρtop?−ρbottom??×100%。 適用場景:瀝青混合料、自密實混凝土等流動性材料。
-
- 將材料裝入模具并振實,記錄探針貫入不同深度時的阻力值。
- 分析阻力曲線波動:波動越大,離析可能性越高。 優勢:適用于現場快速檢測,如混凝土坍落度試驗后的補充測試。
-
- 目視檢查:成型試件表面是否出現骨料集中或漿體分離。
- 圖像分析:利用高清相機拍攝表面,通過軟件分析骨料分布均勻性(如灰度對比、邊緣識別)。 評價標準:ASTM C1610(混凝土表面離析測試方法)。
-
- 屈服應力(Yield Stress):離析材料屈服應力變化反映組分遷移傾向。
- 塑性粘度(Plastic Viscosity):高粘度可抑制顆粒沉降,降低離析風險。 儀器:旋轉流變儀、坍落流變儀(如ICAR Rheometer)。
二、創新檢測技術
-
- 通過三維成像分析材料內部結構,精確識別離析區域及骨料分布。
- 應用領域:高精度實驗室研究,如高強混凝土離析機理分析。
-
- 測量超聲波在材料中的傳播速度,速度差異反映密實度變化和離析程度。
- 優點:非破壞性、可實時監測。
三、檢測結果分析與應用
-
- 混凝土:粗骨料含量差異≤5%(篩析法),表面漿體覆蓋率≥90%。
- 瀝青混合料:密度差指數≤10%,動態穩定性(車轍試驗)需滿足規范要求。
-
- 調整配合比:增加細骨料或摻入增粘劑(如纖維素醚)。
- 優化施工工藝:控制卸料高度、避免過度振搗。
四、
- JTG E30-2015《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試驗規程》
- ASTM C1610-2017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Surface Segregation of Concrete
- 王偉等, 《混凝土離析機理及控制技術研究》, 建筑材料學報, 2020.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5
18
19
53
61
18
17
18
21
16
15
17
15
17
14
16
19
18
17
17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