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料堿活性檢驗(混凝土棱柱體法)檢測項目詳解
一、方法概述
二、核心檢測項目
-
- 材料配比:按設計要求制備混凝土試件,水泥堿含量需調整至1.25% Na?O當量(若水泥實際堿含量不足,需補充NaOH)。
- 試件尺寸:標準試件為75mm×75mm×285mm的棱柱體。
- 試件數量:每組至少3個試件,需設置對照組(如非活性骨料試件)。
-
- 養護環境:試件成型后置于溫度20±2℃、濕度>95%的環境中養護24小時。
- 脫模處理:脫模后測量初始長度(基準長度),作為后續膨脹率計算的基準。
-
- 儲存條件:試件置于密封容器中,浸泡于1mol/L NaOH溶液內,保持溫度38±2℃。
- 觀測周期:定期測量試件長度變化(通常在第7、14、28天及后續每月測量,持續至12個月)。
-
- 計算公式: ??=??−?0??×100%εt?=Lg?Lt?−L0??×100%
- ??εt?:t天的膨脹率(%);
- ??Lt?:t天時的試件長度;
- ?0L0?:初始基準長度;
- ??Lg?:試件有效測量標距(通常為250mm)。
- 計算公式: ??=??−?0??×100%εt?=Lg?Lt?−L0??×100%
-
- 活性判定標準(以GB/T 50082為例):
- 若試件14天膨脹率≥0.1% 且 28天膨脹率≥0.2%,判定骨料具有潛在堿活性。
- 長期危害性評估:若12個月膨脹率>0.04%,則判定骨料可能導致混凝土膨脹開裂。
- 活性判定標準(以GB/T 50082為例):
三、關鍵檢測儀器
- 比長儀(精度±0.001mm)
- 恒溫恒濕養護箱
- 高溫密閉容器(38℃控溫精度±1℃)
- 測長支架(帶千分表或電子傳感器)
四、注意事項
- 環境控制:溫度和堿溶液濃度需嚴格監控,避免試驗條件偏離導致數據失真。
- 試件均質性:混凝土攪拌需均勻,減少內部缺陷對膨脹測量的影響。
- 數據處理:需剔除異常值(如單個試件膨脹率超出組內平均值±20%)。
五、方法特點與局限性
- 優點:模擬真實混凝土環境,結果可靠性高,適用于長期風險評估。
- 局限性:試驗周期長(需數月),成本較高,需配合快速法(如砂漿棒法)進行初步篩查。
六、應用場景
- 重大工程(水壩、橋梁)骨料選型前的堿活性驗證。
- 混凝土耐久性設計規范的依據制定。
- 爭議性骨料危害性的仲裁檢測。
- 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
- ASTM C1293《混凝土棱柱體法測定骨料堿活性》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8
18
21
18
19
18
18
21
23
53
61
19
19
18
21
16
15
17
15
19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