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骨料飽和面干表觀密度及吸水率試驗檢測
一、概述
二、檢測依據
-
- GB/T 14684-2022《建設用砂》
-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
三、核心檢測項目
1. 飽和面干狀態的判定
- 目的:確定細骨料達到飽和面干狀態時的含水率臨界點。
- 檢測方法:
- 采用標準漏斗法或鏝刀法觀察砂樣坍落形態。
- 當砂樣在坍落筒中坍落后,用鏝刀垂直輕抹表面,若砂體均勻坍平且無光澤水膜,則判定為飽和面干狀態。
2. 表觀密度測定
- 定義:單位體積(含內部封閉孔隙)的飽和面干細骨料質量。
- 試驗步驟:
- 稱取飽和面干砂樣質量(?1m1?),精確至0.1g。
- 裝入已知體積(?V)的容量瓶,注水排除氣泡后靜置24h。
- 測量瓶+水+砂總質量(?2m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計算表觀密度: ?SSD=?1?1−(?2−??−??)×??ρSSD?=m1?−(m2?−mw?−mb?)m1??×ρw? 其中,??mw?為水量,??mb?為瓶質量,??ρw?為水密度。
3. 吸水率計算
- 公式: ?SSD=?wet−?dry?dry×100%WSSD?=mdry?mwet?−mdry??×100%
- ?wetmwet?:飽和面干狀態砂樣質量
- ?drymdry?:烘干至恒重的砂樣質量
- 允許偏差:兩次平行試驗結果差值≤0.2%。
四、試驗步驟詳解
1. 試樣制備
- 取代表性砂樣約1000g,浸泡(24±0.5)h至充分吸水。
- 瀝水后均勻攤鋪于潮濕毛巾上,用濕布覆蓋防止水分蒸發。
2. 飽和面干狀態調整
- 通過自然風干或噴淋調節砂樣濕度,直至達到判定標準。
3. 分步檢測流程
步驟 | 操作內容 | 關鍵控制點 |
---|---|---|
1 | 烘干基準樣 | 105℃烘至恒重(間隔1h質量差<0.1%) |
2 | 測定飽和面干質量 | 鏝刀抹平后表面無光澤 |
3 | 體積測定 | 容量瓶需精確校準至±0.1mL |
4 | 數據記錄 | 記錄環境溫度、濕度及三次稱量值 |
五、注意事項
- 溫度控制:試驗室溫度應保持在(20±5)℃,避免水分蒸發影響。
- 操作細節:
- 容量瓶注水需緩慢,防止氣泡殘留。
- 砂樣裝入瓶內時應分三層插搗密實。
- 儀器校準:電子天平需定期檢定,容量瓶體積每年驗證一次。
六、數據應用與意義
-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 表觀密度用于計算砂料體積占比。
- 吸水率修正混凝土有效用水量。
- 質量評價:
- 吸水率>3%表明骨料孔隙率高,可能增加混凝土收縮風險。
- 表觀密度異常反映雜質含量或級配問題。
七、參考文獻
- GB/T 14684-2022《建設用砂》
-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
- ASTM C128-15《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ensity, Relative Density (Specific Gravity), and Absorption of Fine Aggregate》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1
13
18
14
21
22
28
27
26
22
23
21
21
23
26
56
64
23
22
20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