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和物水膠比分析試驗(水洗法)檢測項目詳解
一、核心檢測項目
-
- 取樣要求:從攪拌機或運輸車中多點取樣,混合均勻后縮分至約5kg,避免骨料離析。
- 快速終止水化:立即加入無水乙醇終止水泥水化反應,防止水分蒸發或吸收影響結果。
- 記錄原始狀態:測定新拌混凝土的初始含水率(可選),用于后續數據校正。
-
- 水洗篩分:將試樣逐次通過0.075mm篩網,用水沖洗至篩下液澄清,收集全部漿體液與骨料。
- 骨料處理:沖洗后的骨料烘干至恒重(105±5℃),稱量干重?骨料G骨料?。
- 漿體收集:漿體液靜置沉淀后去除上層清水,剩余漿體低溫烘干或真空抽濾。
-
- 酸溶解法:用稀鹽酸(1:1)溶解漿體中的水泥,反應后過濾,剩余殘渣為惰性摻合料(如粉煤灰)。
- 燒失量法:將漿體在950℃灼燒,通過質量損失計算有機組分(如未水化水泥、摻合料)。
- 化學滴定:測定CaO含量推算水泥用量,輔助驗證膠凝材料總量。
-
- 烘干法:精確稱量漿體烘干前后質量差,計算結合水與自由水總量?總W總?。
- 卡爾費休法(高精度需求):直接測定漿體中的游離水分,避免高溫烘干導致結晶水損失。
-
- 水膠比公式: ?/?=?總−?骨料含水?+?+?W/B=C+F+SW總?−W骨料含水?? 其中,?C為水泥質量,?F為粉煤灰,?S為礦粉等。
- 設計值對比:將實測值與配合比設計值對比,偏差超過±0.02需排查原因(如計量誤差、材料含水率波動)。
二、誤差控制與注意事項
- 骨料吸附漿體:采用超聲波清洗或添加分散劑(如六偏磷酸鈉)減少漿體殘留。
- 摻合料干擾:礦物摻合料可能部分溶于酸,需通過XRF或XRD進行成分校正。
- 含氣量影響:試驗前需測定混凝土含氣量,并在計算時扣除氣泡所占體積。
- 標準依據:遵循《GB/T 50080-2016》規范,確保操作一致性與結果可比性。
三、方法優缺點及應用場景
- 優點:設備簡單、成本低,適用于施工現場快速檢測。
- 局限:耗時較長(約8-12小時),對操作熟練度要求高。
- 適用性:適用于普通混凝土,對含輕骨料或纖維的混凝土需調整方法。
四、案例應用
五、
上一篇:粗骨料氯化物含量檢測下一篇:碎石或卵石中針狀和片狀顆粒的總含量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9
18
17
18
17
20
18
18
13
17
14
20
21
21
21
19
27
22
24
18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