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濕基面粘結強度檢測技術要點與檢測項目詳解
一、概述
二、核心檢測項目
-
- 檢測內容:在標準濕度(如基面含水率≥10%)條件下,測量材料與基面間的最大抗拉或抗剪強度。
- 測試方法:
- 拉拔法:使用拉拔儀(如PosiTest AT-M附著力測試儀),將金屬錠子粘貼于樣品表面,垂直拉拔至破壞,記錄最大力值。
- 剪切法:通過萬能試驗機對粘結界面試樣施加剪切力,計算破壞強度(單位:MPa)。
- 標準要求:
- 防水涂料(如聚氨酯類):≥0.5 MPa(GB/T 16777-2008);
- 結構膠(如環氧樹脂):≥2.0 MPa(JGJ 145-2013)。
-
- 檢測內容:試樣浸水7天后,測試粘結強度值,計算與原強度的比值(保留率需≥70%)。
- 意義:評估材料在長期潮濕環境下的性能穩定性。
-
- 檢測內容:模擬不同含水率基面(如5%、10%、15%),測試粘結強度變化曲線。
- 判定標準:在基面含水率≤15%時,強度不應低于干燥基面的80%。
-
- 檢測內容:觀察粘結破壞位置(內聚破壞、界面剝離或混合破壞)。
- 判定標準:理想破壞模式應為材料內聚破壞,若發生界面剝離則表明粘結性能不達標。
-
- 檢測內容:試樣經-20℃~+20℃循環25次后測試強度,衰減率需≤15%。
- 標準依據:GB/T 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
三、檢測流程與設備
-
- 基面處理:混凝土基面打磨至粗糙度CSP 3-5級(對照國際混凝土表面處理標準)。
- 涂覆工藝:按材料說明書要求施工,固化時間≥7天。
-
- 拉拔儀(精度±1%)、恒溫水槽(水溫20±2℃)、含水率測定儀(如卡爾費休法)。
-
- 剔除偏差>15%的異常值,取3組試樣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
四、關鍵影響因素與對策
-
- 問題:浮灰、油污、明水導致粘結失效。
- 對策:基面預處理需滿足“清潔、粗糙、濕潤無明水”要求。
-
- 問題:部分剛性防水材料(如水泥基滲透結晶型)在潮濕基面滲透性不足。
- 對策:選用柔性材料(如反應型聚脲)或添加界面劑增強滲透。
-
- 問題:涂刷厚度不均或未固化前遇水沖刷。
- 對策:采用多遍薄涂工藝,固化期間嚴禁泡水。
五、規范與標準索引
- GB/T 16777-2008《建筑防水涂料試驗方法》
- JGJ/T 299-2015《建筑防水工程現場檢測技術規范》
- ISO 4624:2016《色漆和清漆—附著力的拉開法測試》
六、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2
14
15
17
15
17
21
18
20
22
18
18
17
19
21
16
19
22
22
20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