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膜劃圈試驗檢測:關鍵檢測項目詳解
一、檢測設備與參數
-
- 針頭規格:通常使用硬度為HRC50-55的鋼制針頭,直徑0.5-1mm。
- 載荷重量:根據標準(如GB/T 1720)設定,常見為750g或1000g。
- 劃痕速度:勻速劃動,速度控制在30-50mm/s,確保劃痕深度一致。
-
- 透明膠帶(如3M 600型):用于剝離劃痕區域的涂層。
- 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脫落細節,精度需達0.1mm。
二、樣品制備要求
-
- 基材需清潔干燥,無油污、銹跡,按標準(如ISO 1514)預處理。
- 常見基材包括金屬板(馬口鐵、鋼板)、塑料或木材。
-
- 涂布方法:噴涂、刷涂或浸涂,確保均勻無氣泡。
- 干燥條件:常溫固化或烘烤,按產品說明書執行,養護時間≥24小時。
- 厚度控制:使用測厚儀(如磁性或渦流式),厚度偏差≤±5μm。
三、檢測步驟流程
-
- 溫度:23±2℃,濕度:50±5%(參照GB/T 9278)。
-
- 固定樣品于試驗臺,針頭垂直接觸涂層表面。
- 劃出6-11圈同心圓,間距≤1mm,確保劃透至基材。
-
- 沿劃痕垂直方向粘貼膠帶,按壓均勻后快速撕離。
- 重復3次,取最差結果評級。
四、評級標準與判據
- 1級:劃痕邊緣光滑,無涂層脫落(最佳)。
- 2-3級:脫落面積≤5%,少量碎片脫落。
- 4-5級:脫落面積5%-15%,呈現部分剝離。
- 6-7級:脫落面積>35%,完全剝離(不合格)。
五、影響因素與控制要點
- 涂層性質:硬度高或脆性大的涂層易假性脫落,需結合其他測試(如彎曲試驗)綜合判斷。
- 基材粗糙度:過高可能導致機械咬合效應,干擾附著力真實性。
- 操作誤差:定期校準儀器,更換磨損針頭,培訓操作人員手法一致性。
六、應用案例與意義
- 汽車涂裝:某廠商檢測發現附著力為4級,調整底漆配方后提升至2級,顯著降低涂層剝落風險。
- 建筑涂料:外墻涂料通過劃圈試驗≥3級,確保長期耐候性。
七、與其他方法的對比
- 劃格法(ASTM D3359):適合厚涂層,以劃格后脫落數量評級。
- 拉開法(ISO 4624):定量測試附著力強度,但成本較高。
- 劃圈法優勢:操作簡便,適用于薄涂層快速篩選。
八、注意事項
- 膠帶選擇:粘接力需符合標準,避免因膠帶過粘/過弱導致誤判。
- 數據記錄:詳細記錄環境參數、涂層厚度及異常現象(如基材變形)。
- GB/T 1720-2020 《漆膜附著力測定法》
- ASTM D2197-16 《涂層環形彎曲試驗標準》
上一篇: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檢測下一篇:低溫柔度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43
42
41
41
47
51
41
20
18
19
15
17
20
18
19
22
22
20
20
23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