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濕熱性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詳解
引言
一、核心檢測項目及目的
-
- 項目內容:觀察樣品表面顏色、光澤、裂紋、起泡、粉化、脫落等現象。
- 測試方法:目視檢查、顯微鏡觀測或色差儀量化分析。
- 意義:判斷材料表面對濕熱的耐受性,直接影響產品外觀質量和用戶感知。
-
- 尺寸穩定性:測量濕熱處理前后樣品的尺寸變化率(如膨脹、收縮)。
- 硬度變化:通過邵氏硬度計或洛氏硬度計評估材料軟化或硬化程度。
- 附著力(涂層/復合材料):使用劃格法或拉力試驗機測試涂層與基材的結合強度。
-
- 成分穩定性:紅外光譜(FTIR)或氣相色譜(GC)檢測材料是否發生水解、氧化等化學反應。
- pH值變化:評估材料釋放酸性/堿性物質的風險,尤其是電子元件中的金屬腐蝕。
-
- 絕緣電阻與耐電壓:在高濕度下測量絕緣材料的電阻值及耐壓強度,防止漏電或短路。
- 導電性能:驗證金屬觸點或導體的抗氧化能力,避免接觸不良。
-
- 拉伸/彎曲強度:測試材料力學性能的退化程度,如塑料脆化、橡膠彈性喪失。
- 疲勞壽命:模擬濕熱環境下的循環載荷,預測材料耐久性。
-
- 鹽霧試驗疊加濕熱:評估金屬部件的雙重腐蝕效應(如汽車零部件)。
- 電化學阻抗譜(EIS):量化涂層防腐性能的退化速率。
-
- 溫濕度循環:通過高低溫交變(如85℃/85%RH→-40℃)加速模擬長期老化。
- 紫外-濕熱協同試驗:綜合光照與濕熱條件,測試戶外材料的綜合耐候性。
二、測試方法與標準
-
- IEC 60068-2-30(電子電工產品濕熱循環測試)
- GB/T 2423.3(恒定濕熱試驗)
- ASTM D1776(紡織品調濕處理)
-
- 汽車:ISO 16750-4(電氣部件濕熱試驗)
- 涂料:ASTM D4585(涂層冷凝水暴露測試)
- 光伏組件:IEC 61215(濕熱2000小時老化)
三、結果評估與驗收
- 等級劃分:根據測試后性能保留率劃分等級(如A級:性能下降<5%;B級:下降5%~15%)。
- 失效判定:出現開裂、短路、功能喪失等不可逆缺陷視為不合格。
- 數據對比:與未處理樣品或行業基準值對比,提供量化改進方向。
四、應用案例
- 汽車電子連接器:通過85℃/85%RH、1000小時測試,確保密封性和導電穩定性。
- 戶外涂料:經紫外-濕熱循環500小時后,評估保光率和抗粉化性能。
- PCB電路板:濕熱環境中測試絕緣電阻,防止潮濕導致的信號干擾。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42
41
40
41
47
51
41
20
18
19
15
17
20
18
19
22
22
20
20
23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