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環擴展度試驗方法
1. 試驗目的
2. 主要檢測項目
(1)擴展直徑(J-Ring Spread)
- 檢測意義:反映混凝土流動能力及受限條件下的擴散特性。
- 檢測方法:
- 將坍落度筒置于J環中心,填滿混凝土后垂直提升坍落度筒。
- 靜置混凝土自由流動至停止,測量兩個垂直方向的最大擴展直徑,取平均值。
- 判定標準:
- 普通自密實混凝土:擴展直徑通常為500-700mm。
- 若直徑過小(<500mm),表明流動性不足;過大(>750mm)可能引發離析。
(2)T??時間(流動速率)
- 檢測意義:評估混凝土流動速度,間接反映黏度與抗離析性。
- 檢測方法:
- 記錄混凝土擴展至500mm直徑所需的時間(單位:秒)。
- 判定標準:
- 理想范圍:2-7秒(具體因配合比而異)。
- T??過短(<2s)可能離析;過長(>7s)表明黏度過高,影響填充能力。
(3)J環間隙通過性(阻塞傾向)
- 檢測意義:檢測混凝土通過鋼筋間隙的能力,評估抗阻塞性。
- 檢測方法:
- 對比有無J環條件下的擴展直徑差值(ΔD = 普通擴展度 - J環擴展度)。
- 觀察混凝土流經鋼筋后的表面均勻性(是否有骨料堆積或泌水)。
- 判定標準:
- ΔD ≤ 25mm為合格,表明鋼筋阻礙影響小。
- 若ΔD >50mm,表明骨料易阻塞,需調整配比。
(4)離析率(Segregation Resistance)
- 檢測意義:量化混凝土在流動過程中的穩定性。
- 檢測方法:
- 靜置流動停止后的混凝土,取中心與邊緣樣本進行篩分(如過4.75mm篩)。
- 計算骨料分布差異或泌水率。
- 判定標準:
- 篩余量差異 ≤10%為合格。
- 泌水量 ≤0.4%(體積比)。
3. 試驗裝置
- J環裝置:環形鋼圈(內徑300mm,高100mm),外緣均勻布置16根直徑16mm的垂直鋼筋,間距48±2mm。
- 坍落度筒:標準圓錐筒(高300mm,底部直徑200mm,頂部直徑100mm)。
- 輔助工具:平板尺、計時器、取樣篩、刮刀等。
4. 試驗步驟(簡化流程)
- 準備:潤濕試驗平臺及裝置,置于水平地面。
- 裝料:分三層填充坍落度筒,每層插搗25次。
- 提升筒體:勻速垂直提起坍落度筒,啟動計時。
- 測量擴展直徑:流動停止后測量兩個垂直方向直徑。
- 記錄T??:記錄流動至500mm的時間。
- 評估離析:取樣測試骨料分布或泌水量。
5. 結果應用
- 配合比優化:調整膠凝材料用量、外加劑摻量或砂率。
- 施工指導:判斷是否適用于鋼筋密集的梁柱節點、薄壁結構等場景。
- 符合性驗證:參照EN 12350-12或ASTM C1621標準判定是否符合工程要求。
6. 注意事項
- 環境溫度應控制在20±5℃,避免溫濕度波動影響結果。
- J環鋼筋間距需定期校驗,防止變形導致數據偏差。
- 試驗需重復3次取均值,確保結果可靠性。
上一篇:表面干燥成膜時間檢測下一篇:砂漿干縮(濕脹)試驗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8
19
18
19
18
18
21
23
53
61
19
19
18
21
16
15
17
15
19
14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