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密度增加率與標準沉陷距檢測技術指南
一、檢測項目概述
1. 濕密度增加率
2. 標準沉陷距
二、檢測方法與設備
1. 濕密度增加率檢測
- 檢測方法:
- 環刀法:取濕潤試樣裝入環刀,稱重后計算密度。
- 灌砂法:現場挖坑灌入標準砂,測定體積后計算濕密度。
- 設備:環刀(容積200cm³±)、電子天平(精度0.1g)、烘箱、灌砂筒等。
- 公式: 濕密度增加率=??−????×100%濕密度增加率=ρd?ρw?−ρd??×100% (??ρw?為濕密度,??ρd?為干密度)
2. 標準沉陷距檢測
- 檢測方法:
- 承載板試驗:通過剛性承載板施加分級荷載,測定沉降量。
- 壓縮試驗:使用固結儀對試樣加壓,記錄壓縮變形。
- 設備:承載板(直徑30cm)、千斤頂、位移傳感器、固結儀。
- 執行標準: 《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 50123-2019)第14章; 《公路路基設計規范》(JTG D30-2015)。
三、檢測步驟詳解
濕密度增加率
- 采樣:按層厚分層取樣,保持天然含水率。
- 制樣:剔除雜質,均勻拌合后密封保濕24小時。
- 測定:
- 環刀法:切取試樣稱重,烘干后計算干密度。
- 灌砂法:現場測定濕密度,同步取樣測含水率。
- 數據計算:對比干濕密度,得出增加率。
標準沉陷距
- 場地準備:整平檢測面,鋪設中粗砂找平層。
- 安裝設備:放置承載板,連接加載與測量系統。
- 分級加載:按設計荷載的25%、50%、75%、100%逐級加壓,每級穩壓5分鐘。
- 沉降記錄:采集穩定后的沉降數據,繪制荷載-沉降曲線。
- 結果判定:對比設計允許沉降值,評估合格性。
四、數據處理與應用
1. 濕密度增加率
- 合格標準:一般工程要求增加率≤5%,高等級公路需≤3%。
- 異常處理:若超限,需調整壓實工藝或改良材料(如摻入石灰)。
2. 標準沉陷距
- 閾值參考:路基沉陷距≤10mm/100kPa;建筑地基≤15mm(依據GB 50007)。
- 優化措施:超限時可采用強夯、換填或樁基加固。
五、工程應用案例
- 分段檢測濕密度增加率,發現3處區段超限至7%;
- 標準沉陷距檢測顯示沉降量達18mm/100kPa。 處理措施:
- 超限區翻挖摻入5%水泥改良;
- 增設塑料排水板加速固結;
- 復檢后濕密度增加率降至2.8%,沉陷距12mm,達標。
六、質量控制要點
- 取樣代表性:每5000m³至少取6組樣,避開邊緣部位。
- 環境控制:溫度20±2℃,濕度60%以下,避免蒸發影響。
- 設備校準:壓力傳感器每月標定,環刀容積年檢。
七、常見問題與解決
問題現象 | 可能原因 | 解決方案 |
---|---|---|
濕密度數據離散性大 | 含水率不均 | 延長拌合時間,密封養護 |
沉陷距超限但密實度合格 | 下層土體軟弱 | 補充地質勘探,加固底層 |
加載過程中沉降突變 | 試樣含大顆粒 | 過篩后重新制樣 |
八、
上一篇:耐鹽霧檢測下一篇:混凝土拌和物表觀密度試驗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6
16
16
16
19
21
17
18
17
22
20
20
22
18
18
24
17
20
22
25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