柵-源閾值電壓(Vth)檢測項目詳解
一、檢測原理與定義
二、主要檢測方法及項目
-
- 原理:通過掃描VGS并測量ID,繪制ID-VGS曲線,選取ID達特定閾值(如1μA或飽和電流的10%)時的VGS作為Vth。
- 測試步驟:
- 固定VDS(通常為低電壓,如50mV)。
- 線性增加VGS,記錄ID變化。
- 通過插值或擬合確定閾值點。
- 適用場景:實驗室精確測量,適用于小信號器件。
-
- 原理:在低VDS下,利用線性區ID與VGS的線性關系,外推至ID=0時的VGS值。
- 公式: ??=??????(???−???)???ID?=μCox?LW?(VGS?−Vth?)VDS? 通過斜率外推Vth。
- 測試要點:需確保VDS足夠小以避免飽和區效應(通常VDS < 0.1V)。
-
- 原理:設定目標ID值(如1μA),調節VGS使其達到該電流值,此時的VGS即為Vth。
- 優點:快速高效,適用于量產測試。
- 注意事項:需根據器件尺寸和工藝調整電流閾值。
-
- 原理:在飽和區,跨導(gm = dID/dVGS)最大點對應的VGS為Vth。
- 適用性:適用于高頻器件,需高精度信號源和測量設備。
三、關鍵檢測項目與條件
-
- 溫度:Vth具有負溫度系數(約-2mV/℃),需在恒溫箱或指定溫度(如25℃)下測試。
- 濕度:避免靜電干擾,濕度控制在40%-60%。
-
- 源表(SMU):確保電壓/電流精度(如±0.1%)。
- 探針臺:接觸電阻補償,采用四線法減少誤差。
-
- VDS設定:根據不同方法選擇低電壓(線性區)或高電壓(飽和區)。
- 襯底偏壓(VBS):對于體硅器件,需固定襯底電位或模擬實際應用條件。
-
- 曲線擬合:使用最小二乘法擬合ID-VGS曲線。
- 統計處理:批量測試時需計算Vth的均值、標準差及CPK值。
四、影響因素與誤差控制
-
- 氧化層厚度(Tox)和摻雜濃度直接影響Vth,需通過SPICE模型校正。
-
- 接觸電阻、串聯電阻(RS/RD)會導致Vth測量值偏高,需采用Kelvin連接。
-
- 電荷陷阱或BTI(偏置溫度不穩定性)可能導致Vth漂移,需老化測試。
五、行業標準與規范
- JEDEC JESD28:規定Vth測試的電流基準及溫度條件。
- IEEE 1620:針對有機晶體管的閾值電壓測試指南。
- 企業內控標準:如對Vth±5%的公差要求,結合6σ質量管理。
六、應用案例分析
- 功率MOSFET:需在高壓VDS(如10V)下測試,關注飽和區Vth。
- 納米級FinFET:因短溝道效應顯著,需采用電荷積分法提高精度。
七、總結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4
6
6
7
9
9
10
11
9
10
11
8
7
9
13
10
11
13
12
15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