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復位電壓閾值檢測
- 復位觸發電壓(Vreset)
- 測量復位信號從高電平跳變為低電平(或反之)的臨界電壓值。
- 對比規格書要求,如典型值為1.1V的芯片需實測1.0-1.2V是否合規。
- 遲滯電壓(Hysteresis)
- 檢測復位釋放電壓(Vrelease)與觸發電壓的差值,防止電源噪聲導致誤復位。
- 例如:觸發電壓1.1V,釋放電壓1.3V,遲滯電壓需≥200mV。
二、復位時序特性檢測
- 復位脈沖寬度(tRST)
- 使用示波器測量復位信號從觸發到釋放的持續時間。
- 需大于處理器手冊規定的最小復位時間(如20ms)。
- 上升/下降時間
- 檢測復位信號邊沿陡峭度,過緩的邊沿可能導致邏輯錯誤。
- 典型要求:< 5%的電源上升時間。
三、電源波動適應性檢測
- 緩慢上電/掉電測試
- 以1V/s速率升降電源,觀察復位信號是否在預設閾值點準確切換。
- 瞬時電壓跌落(Brown-out)
- 模擬電源短時跌落(如從5V降至3V再恢復),檢測是否產生多余復位脈沖。
四、抗干擾能力檢測
- 電源噪聲注入測試
- 疊加100mVpp、頻率1MHz的正弦噪聲,觀察復位信號是否誤觸發。
- EFT(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測試
- 依據IEC 61000-4-4標準,施加±2kV脈沖,檢測復位電路是否失效。
五、溫度與環境適應性檢測
- 高低溫閾值漂移
- 在-40°C、25°C、85°C下測量Vreset,允許偏差≤±3%。
- 濕熱環境測試
- 在85%濕度、高溫條件下持續工作72小時,檢測復位功能是否退化。
六、負載特性檢測
- 輸出驅動電流
- 測量復位引腳在拉低/拉高時的最大電流(如Sink/Source能力)。
- 需支持并聯電容(如0.1μF~10μF)的充放電需求。
- 多節點復位同步性
- 當復位信號連接多個芯片時,檢測各節點時序偏差是否在10%以內。
七、典型檢測設備與方法
檢測項目 | 儀器 | 關鍵參數設置 |
---|---|---|
閾值電壓 | 可編程電源+示波器 | 電源斜率0.1V/ms,記錄跳變點電壓 |
復位脈沖寬度 | 數字存儲示波器 | 觸發模式設為邊沿觸發,時間軸20ms/div |
抗干擾能力 | 信號發生器+耦合網絡 | 噪聲頻率1MHz |
溫度漂移 | 高低溫試驗箱+數據采集器 | 溫度步進10°C,每點穩定30分鐘 |
八、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 誤復位頻繁
- 原因:遲滯電壓不足或電源噪聲過大。
- 方案:增加RC濾波或選用帶遲滯的復位IC(如MAX809)。
- 復位信號振蕩
- 原因:復位引腳電容過大或走線過長。
- 方案:縮短走線,電容值降至1μF以下。
上一篇:檢波靈敏度﹑頻響檢測下一篇:防雷防靜電地極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5
4
6
6
8
10
9
8
8
10
10
11
12
10
11
14
9
8
12
15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