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免疫缺陷病毒抗體確證檢測
發布時間:2025-08-28 03:57:28- 點擊數: - 關鍵詞:
實驗室擁有眾多大型儀器及各類分析檢測設備,研究所長期與各大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合作伙伴關系,始終以科學研究為首任,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提高自身綜合檢測能力和水平,致力于成為全國科學材料研發領域服務平臺。
立即咨詢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體確證檢測:關鍵檢測項目解析
一、HIV抗體檢測的臨床路徑
- 初篩檢測:采用高敏感性的方法(如ELISA、化學發光法)檢測血液中的HIV抗體或抗原抗體聯合檢測。
- 確證檢測:對初篩陽性樣本進行特異性驗證,排除假陽性,明確感染狀態。
二、HIV抗體確證檢測的核心項目與方法
1. 蛋白印跡試驗(Western Blot, WB)
- 原理:通過電泳分離HIV病毒蛋白(如gp160、gp120、p24等),轉移至膜條后與患者血清中的抗體反應,觀察特異性條帶。
- 關鍵指標:
- 陽性判定標準:需出現至少兩條env(gp160/gp120/gp41)和一條gag(p24/p17/p55)或pol(p66/p51/p31)條帶。
- 不確定結果:僅出現非特異性條帶(如僅p24),需結合核酸或隨訪檢測。
- 優缺點:特異性高(>99%),但操作復雜、耗時較長,且對早期感染敏感性較低。
2. 免疫熒光法(IFA)
- 原理:將HIV感染的細胞固定于載玻片,與患者血清反應后,通過熒光標記的二抗檢測結合抗體。
- 應用:適用于補充診斷,尤其當WB結果不確定時。
- 優勢:直觀性強,成本較低。
3. 重組免疫印跡法(RIBA)/ 線性免疫分析法(LIA)
- 技術特點:使用重組或合成抗原(如gp41、gp36)替代天然病毒蛋白,提高檢測標準化程度。
- 適用場景:常用于區分HIV-1和HIV-2感染。
4. 核酸檢測(補充應用)
- 角色:在抗體檢測不確定或急性感染期(窗口期),直接檢測HIV RNA或DNA可輔助診斷。
- 窗口期覆蓋:可將檢測窗口期縮短至感染后10-14天。
三、確證檢測的流程與結果解讀
- 檢測流程:
- 初篩陽性樣本 → 重復檢測(雙份復測)→ 確證試驗 → 結合臨床和流行病學史綜合判斷。
- 結果分類:
- 陽性:滿足特異性條帶標準,確診HIV感染。
- 陰性:無特異性條帶,排除感染(需確保窗口期已過)。
- 不確定:需在2-4周后復查,或進行核酸檢測。
四、特殊情況的處理
- 早期感染(窗口期):抗體未達檢測閾值時,需結合核酸檢測或抗原檢測。
- HIV-1與HIV-2的鑒別:使用特異性抗原(如gp36用于HIV-2)進行區分。
- 母嬰傳播評估:嬰兒需在18個月后通過抗體檢測或更早使用核酸檢測確診。
五、社會意義與質量控制
- 減少誤診:確證檢測可避免因自身免疫病、疫苗接種等導致的假陽性誤判。
- 心理支持:確證結果直接影響患者心理狀態,需配合專業咨詢和隱私保護。
- 實驗室質控:嚴格遵循WHO和CDC指南,確保試劑靈敏度和操作標準化。
六、總結
- WHO《HIV檢測指南》
- 中國《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診斷標準》
- CDC《HIV實驗室檢測流程》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02
200
184
217
171
194
202
194
181
179
228
216
210
207
214
238
223
211
201
204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