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粒)度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與應用解析
一、細(粒)度檢測的意義
- 涂料行業:影響涂層的光澤度與附著力;
- 制藥行業:決定藥物溶出速率與生物利用度;
- 水泥工業: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與凝結時間;
- 粉末冶金:決定燒結件的密度與機械性能。
二、核心檢測項目
1. 粒度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PSD)
- 定義:顆粒體系中不同粒徑顆粒的占比情況,通常以百分比或累積曲線表示。
- 檢測方法:
- 激光衍射法(ISO 13320):適用于0.1–3000μm范圍,快速高效。
- 動態光散射法(DLS):適用于納米級顆粒(1–1000nm)。
- 篩分法(ASTM E11):傳統方法,適用于粗顆粒(>38μm)。
- 典型參數:
- D10、D50、D90:分別表示累積分布中10%、50%、90%的顆粒小于該粒徑。
- Span值:(D90-D10)/D50,反映分布寬度。
2. 平均粒徑(Mean Particle Size)
- 定義:顆粒體系的平均尺寸,根據分布類型可采用算術平均、體積平均或表面積平均。
- 應用:快速評估批次一致性,如藥物粉末的混合均勻性。
3. 比表面積(Specific Surface Area)
- 定義:單位質量顆粒的總表面積(m²/g),與顆粒的吸附性、反應活性密切相關。
- 檢測方法:BET氮吸附法(ISO 9277)、透氣法(Blaine法,用于水泥細度檢測)。
4. 顆粒形貌(Particle Morphology)
- 檢測內容:形狀(球形、片狀、纖維狀等)、表面粗糙度。
- 方法:掃描電鏡(SEM)、圖像分析技術(動態圖像分析法)。
5. 密度與孔隙率
- 振實密度(Tap Density):ASTM B527,反映顆粒的流動性與填充性能。
- 真密度(Helium Pycnometry):通過氦氣置換法測定無孔隙狀態下的密度。
6. 懸浮液穩定性(Zeta電位)
- 定義:顆粒表面電荷特性,影響膠體體系的分散穩定性。
- 檢測方法:電泳光散射法。
三、不同行業的檢測標準與側重
行業 | 核心檢測項目 | 常用標準 |
---|---|---|
涂料/墨水 | 粒度分布、最大粒徑、分散穩定性 | ISO 1524, ASTM D1210 |
醫藥 | D90控制、比表面積、晶型分析 | USP <429>, EP 2.9.31 |
水泥 | 比表面積(Blaine法)、45μm篩余量 | ASTM C204, GB/T 8074 |
電池材料 | 納米級粒度分布、振實密度 | ISO 13320, GB/T 19077 |
四、檢測儀器選擇要點
- 測量范圍:根據顆粒尺寸選擇激光粒度儀(寬范圍)或納米粒度儀(超細顆粒)。
- 分散方式:干法(如氣流分散)或濕法(溶劑分散)需適配樣品特性。
- 重復性:需滿足行業精度要求(如醫藥行業需RSD<3%)。
五、檢測流程示例(以激光衍射法為例)
- 樣品制備:分散介質選擇(水/乙醇)、超聲處理消除團聚。
- 背景校準:消除環境光干擾。
- 數據采集: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 結果分析:生成分布曲線,計算D50、Span值等參數。
六、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 團聚現象:添加分散劑或延長超聲時間。
- 寬分布樣品:結合篩分法與激光衍射法分段檢測。
- 非球形顆粒:需校正形狀因子或采用圖像法輔助分析。
七、未來趨勢
- 智能化:AI算法用于復雜分布的快速解析。
- 在線檢測:集成到生產線實現實時監控(如PAT技術)。
- 多維分析:粒度-形貌-成分聯用技術(如SEM-EDS聯用)。
上一篇:水分、干燥失重、揮發物檢測下一篇:雜質度、雜質、夾雜物、含雜率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8
26
23
18
18
17
13
16
17
31
26
19
20
22
20
21
17
17
20
27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