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生面食、米粉制品檢測技術要求及重點項目解析
一、檢測依據與標準規范
二、核心檢測項目分類解析
(一)感官品質檢測
- 檢測內容:
- 色澤:需呈現原料天然本色(如米白色或淺黃色),無霉斑、變色
- 氣味:具有谷物清香,無異味(酸敗、哈喇味等)
- 組織狀態:表面光滑無開裂,質地均勻,無可見雜質
- 檢測方法:GB 5009.227(感官分析標準方法)
(二)理化指標檢測
項目 | 限量標準 | 檢測意義 |
---|---|---|
水分含量 | ≤75% | 控制微生物生長風險 |
酸度(濕基) | ≤4.0 mmol/100g | 反映原料新鮮度 |
灰分 | ≤1.5% | 判定加工精度及摻雜風險 |
(三)衛生安全檢測
1. 微生物限量
微生物類別 | 限量要求(CFU/g) |
---|---|
菌落總數 | ≤5×10? |
大腸菌群 | ≤0.3 MPN/g |
霉菌 | ≤100 |
致病菌(沙門氏菌等) | 不得檢出 |
2. 重金屬及污染物
- 必檢項:鉛(≤0.2 mg/kg)、鎘(≤0.1 mg/kg)、砷(≤0.5 mg/kg)
- 特殊風險項:汞(需根據原料產地環境報告確定檢測必要性)
3. 農藥殘留
- 有機磷類(敵敵畏、樂果等)≤0.05 mg/kg
- 擬除蟲菊酯類(氯氰菊酯等)≤0.5 mg/kg
- 檢測方法:GB 23200.121(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法)
4. 生物毒素
- 黃曲霉毒素B?(原料為大米時):≤5 μg/kg
- 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1000 μg/kg
- 檢測方法:GB 5009.96(高效液相色譜法)
(四)添加劑專項檢測
- 允許使用范圍:僅限GB 2760及NY/T 392規定的品種(如碳酸鈉、維生素C等)
- 重點監控項:
- 禁用漂白劑(如過氧化苯甲酰)
- 防腐劑(苯甲酸及其鹽類不得檢出)
- 色素添加(未經批準的人工合成色素)
- 檢測方法:GB 5009.28(防腐劑)、GB 5009.35(色素)
(五)營養標簽驗證檢測
- 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需與標識值誤差≤20%
- 鈉含量實測值不得高于標示值的120%
三、高風險環節質量控制建議
-
- 小麥粉/大米粉需通過綠色食品原料認證
- 實施供應商批次檢驗(重點關注霉菌毒素及重金屬)
-
- 控制車間濕度≤60%,溫度≤25℃以防止微生物增殖
- 設備材質需符合食品接觸材料安全標準(檢測鉛、鎘遷移量)
-
- 包裝材料需符合GB 4806.7要求(檢測溶劑殘留、塑化劑)
- 冷鏈運輸產品需檢測儲存溫度波動(≤4℃)
四、常見不合格問題及成因分析
- 微生物超標:車間衛生等級不達標、冷卻環節交叉污染
- 酸度異常:原料儲存不當導致脂肪氧化酸敗
- 非法添加劑:違規使用增筋劑(如溴酸鉀)或漂白劑
- 重金屬殘留:原料種植土壤污染或加工設備金屬遷移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3
11
13
18
22
19
15
15
14
20
17
20
26
19
29
19
18
27
25
29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