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齊度、完整粒率、整半粒限度檢測方法與應用
一、檢測項目定義與意義
-
- 定義:樣品中顆粒大小、形狀的一致性程度,反映外觀均勻性。
- 意義:影響產品分級、包裝及終端市場價值(如大米、豆類、堅果等)。
-
- 定義:完整未破損顆粒占總樣品的質量百分比。
- 意義:直接關聯(lián)產品加工損耗率和食用品質(如碎米率低的大米更受市場歡迎)。
-
- 定義:允許存在的半粒或破碎顆粒的最大含量限值。
- 意義:控制加工損傷,避免過度破碎導致的產品降級。
二、檢測方法與步驟
1. 整齊度檢測
-
- 按顆粒尺寸選擇標準篩(如孔徑分級篩)。
- 取100g樣品,依次過篩并稱量各層篩上物質量。
- 計算主篩層顆粒占比(≥80%為優(yōu),≥70%為合格)。
2. 完整粒率檢測
-
- 隨機取樣200g,手工挑出破損粒、蟲蝕粒等非完整顆粒。
- 稱量完整粒質量,計算完整粒率: 完整粒率=完整粒質量總樣品質量×100%完整粒率=總樣品質量完整粒質量?×100%
3. 整半粒限度檢測
- 破碎粒篩選法(GB/T 5503-2009)
- 使用特定孔徑篩網(如小麥用1.7mm篩)分離整粒與半粒。
- 稱量篩下物(破碎粒)質量,計算占比: 破碎粒率=破碎粒質量總樣品質量×100%破碎粒率=總樣品質量破碎粒質量?×100%
- 對比行業(yè)標準(如大米碎米率≤15%為一級)。
三、判定標準與行業(yè)應用
-
- 大米(GB/T 1354-2018):
- 完整粒率:一級≥72%,二級≥64%。
- 碎米率:一級≤10%,二級≤15%。
- 小麥(GB 1351-2008):
- 整齊度(容重):≥790g/L為優(yōu)等。
- 大米(GB/T 1354-2018):
-
- 糧食收購:依據(jù)完整粒率定價,破碎粒超標可拒收。
- 加工工藝優(yōu)化:通過檢測整半粒限度調整碾米機壓力、篩網參數(shù)。
- 出口貿易:符合進口國標準(如日本對大米整齊度的嚴苛要求)。
四、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 樣品代表性不足:需按四分法縮分,確保取樣均勻。
- 設備誤差:定期校準篩網和天平,避免孔徑磨損。
- 人工分揀主觀性:培訓操作人員,使用標準比色卡輔助判定。
五、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3
19
25
23
25
25
25
23
26
30
30
34
34
39
29
37
48
39
44
43
推薦檢測
聯(lián)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