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指標檢測
- 菌落總數
- 檢測糖果中細菌總數,反映生產衛生狀況,超標可能導致腐敗變質。
- 大腸菌群
- 指示糞便污染風險,可能引發腸道疾病。
- 致病菌
- 包括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霉菌等,直接危害人體健康。
二、重金屬及有害物質檢測
- 鉛(Pb)
- 主要來源于原料或生產設備,長期攝入損害神經系統。
- 砷(As)
- 天然存在或環境污染導致,過量引發中毒。
- 鎘(Cd)與汞(Hg)
- 監控原料(如可可、乳制品)中的污染風險。
- 錫(Sn)
- 罐裝糖果需檢測金屬包裝遷移量。
三、食品添加劑檢測
- 著色劑
- 人工色素(如檸檬黃、胭脂紅)及天然色素用量是否符合《GB 2760-2014》。
- 防腐劑
- 苯甲酸、山梨酸等添加量是否超標。
- 甜味劑
- 糖精鈉、阿斯巴甜等人工甜味劑限制使用范圍。
- 抗氧化劑
- 如BHA、BHT,防止油脂氧化酸敗。
四、理化指標檢測
- 水分含量
- 影響保質期,過高易霉變(如軟糖水分需≤20%)。
- 酸價與過氧化值
- 油脂類糖果(如巧克力)的關鍵指標,反映氧化程度。
- 還原糖/總糖
- 控制結晶度與口感(如硬糖還原糖通常為12%-25%)。
五、過敏原檢測
- 常見過敏原
- 牛奶、堅果、花生、麩質等成分需明確標注(歐盟法規EU 1169/2011要求)。
- 交叉污染風險
- 生產線清潔度驗證,防止過敏原殘留。
六、包裝材料安全性
- 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
- PVC包裝可能遷移至糖果,干擾內分泌系統。
- 溶劑殘留
- 油墨、膠粘劑中的苯類物質檢測(中國GB 9685-2016標準)。
七、其他專項檢測
- 轉基因成分
- 出口歐盟等市場需提供非轉基因證明(如玉米糖漿原料)。
- 營養標簽驗證
- 能量、脂肪、糖分等標示值與實際檢測值的一致性。
- 異物檢測
- X光或金屬探測器排查生產過程中混入的金屬、玻璃碎片。
八、特殊風險控制
- 窒息風險評估
- 針對兒童糖果的尺寸、形狀(如球形需標注警示語)。
- 放射性物質
- 特定地區原料(如日本產)需檢測銫-137等核污染指標。
檢測流程建議
- 原料驗收:重點檢測農殘、重金屬(如可可粉、乳制品)。
- 生產環節:在線監測微生物、異物。
- 成品出廠:全項檢測,符合目標市場法規(如美國FDA、歐盟EU 2023/5)。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2
17
22
19
15
15
14
20
17
20
26
19
29
19
18
27
23
27
25
21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