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食品海水養殖產地環境條件檢測
一、水質檢測
-
- pH值:7.8~8.6(符合海水自然波動范圍)。
- 溶解氧(DO):≥5 mg/L(確保魚類及底棲生物正常呼吸)。
- 鹽度:根據養殖種類需求(如魚類、貝類、蝦類的適宜鹽度范圍)。
- 化學需氧量(COD):≤3 mg/L(反映有機物污染程度)。
- 氨氮(NH?-N):≤0.2 mg/L(避免毒性積累)。
- 亞硝酸鹽(NO??):≤0.1 mg/L(防止血液攜氧能力下降)。
-
- 汞(Hg)、鎘(Cd)、鉛(Pb)、砷(As)、銅(Cu):符合《漁業水質標準》(GB 11607)限值。
- 石油類污染物:≤0.05 mg/L(防止油膜覆蓋水體表面影響氧氣交換)。
-
- 總氮(TN):≤0.5 mg/L(防止富營養化)。
- 總磷(TP):≤0.03 mg/L(抑制赤潮發生)。
二、底質檢測
-
- 硫化物(H?S):≤300 mg/kg(避免底泥黑臭)。
- 有機碳(TOC):≤3%(控制有機污染負荷)。
- 重金屬(汞、鎘、鉛等):與水質標準相匹配。
-
- 粒徑分布:沙質或泥質需適宜養殖種類棲息。
- 氧化還原電位(Eh):表征底泥氧化狀態,避免厭氧環境產生毒素。
三、生物環境檢測
-
- 藻類密度:監測有害藻華(如赤潮藻)的種類和數量。
- 浮游動物/植物比例:反映生態平衡狀態。
-
- 大腸菌群:≤500 CFU/L(控制致病菌污染)。
- 弧菌(Vibrio spp.):重點檢測副溶血弧菌等水產病原體。
四、養殖環境周邊污染源排查
-
- 檢測周邊是否存在化工排污口、生活污水排放等。
- 農藥殘留(如有機氯、有機磷):確保無農業徑流污染。
-
- 飼料殘留、糞便堆積量監測。
- 消毒劑及抗生素殘留檢測(如甲醛、磺胺類藥物的限值)。
五、檢測方法與標準
-
- 養殖區域中心、進排水口、周邊海域分別設置采樣點。
- 底質采樣深度一般為表層0~10 cm。
-
- 每年至少一次全面檢測,養殖周期內動態監測關鍵指標(如溶解氧、氨氮)。
-
- 水質檢測:依據《海洋監測規范》(GB 17378.4)。
- 底質檢測:依據《海洋沉積物質量》(GB 18668)。
- 微生物檢測:依據《水產養殖病害監測手冊》。
六、
上一篇:小麥品種品質檢測下一篇: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2
17
22
19
15
15
14
20
17
20
26
19
29
19
18
27
23
27
25
21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