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修平臺(含高空組合平臺)檢測項目與技術要點
一、引言
二、檢測依據
- 國家標準
- GB 50017-2017《鋼結構設計規范》
- GB 6067.1-2020《起重機械安全規程》
- JGJ 80-2016《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
- 行業規范
- 電力、化工、建筑等行業對高空作業平臺的專項要求
- 設備技術文件
- 平臺出廠設計參數、使用說明書及維護手冊
三、核心檢測項目
1. 鋼結構檢測
- 主梁、支撐架、連接件的焊縫、螺栓或鉚接部位是否存在裂紋、變形或腐蝕
- 平臺整體結構穩定性(靜態載荷試驗≥1.5倍額定載荷)
- 立柱垂直度偏差(≤0.5‰高度)
- 目視檢查、磁粉探傷(MT)或超聲波探傷(UT)
- 激光測距儀測量形變量
- 振動頻率分析
2. 安全防護裝置檢測
- 防墜落裝置:護欄高度(≥1.2m)、踢腳板(≥150mm)、安全網完整性
- 限位器與鎖定裝置:行程限位精度(誤差<3%)、緊急制動響應時間(≤0.5s)
- 防滑措施:平臺表面摩擦系數(≥0.5,濕態環境需≥0.4)
- 電氣安全:漏電保護、接地電阻(≤4Ω)
- 模擬超載10%的緊急制動試驗
- 防護欄抗沖擊試驗(水平力≥1000N/m)
3. 功能與性能檢測
- 升降系統:液壓/電動驅動平穩性,速度波動率(≤5%)
- 行走機構:軌道或輪式移動的同步性、轉向靈活性
- 控制系統:操作響應延遲(<0.3s)、多級聯鎖保護有效性
- 荷載能力:動態載荷下的撓度(≤L/500,L為跨距)
- 空載/額定載荷/超載10%三級載荷試驗
- 連續啟停500次疲勞測試
4. 環境適應性檢測
- 防腐性能:沿海或化工區域需檢測鍍層厚度(≥80μm)或涂層附著力(≥3級)
- 耐候性:極端溫度(-20℃~+50℃)下的材料性能變化
- 抗風能力:戶外平臺需滿足6級風(13.8m/s)下的穩定性
四、檢測周期與記錄
- 定期檢測
- 常規檢查(每月):目視檢查、功能測試
- 全面檢測(每年):第三方機構專業評估
- 異常情況檢測
- 遭遇地震、碰撞或超載后需立即停機檢測
- 記錄管理
- 建立檢測臺賬,記錄缺陷位置、整改措施及復檢結果
五、隱患處理建議
- 立即停用情形
- 主體結構出現裂紋或嚴重銹蝕(截面損失>10%)
- 安全裝置失效或電氣系統短路
- 整改措施
- 更換變形構件或補焊加固(需經結構工程師確認)
- 更新老化的液壓管路或電氣元件
六、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3
27
27
25
28
32
30
28
35
29
33
29
28
31
31
34
27
29
32
48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