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用阻化多用泵檢測的重要性與技術要求
煤礦用阻化多用泵作為礦井防滅火系統的核心裝備,承擔著向采空區、密閉區域精準輸送阻化劑溶液的重要任務。其性能穩定性直接關系到煤礦自燃隱患的控制效果及井下作業安全。在《煤礦安全規程》和MT/T 757-2020《煤礦用阻化多用泵技術條件》中明確要求,煤礦企業必須建立嚴格的產品質量檢測制度,通過系統性檢測保障設備運行效率、密封性能和耐腐蝕能力,從而有效阻斷煤氧復合反應,延長煤炭自然發火周期。
煤礦用阻化多用泵核心檢測項目
1. 結構完整性檢測
重點對泵體、閥門、管路系統進行目視檢查與尺寸測量,包括:殼體厚度檢測(使用超聲波測厚儀)、焊縫無損探傷(滲透檢測或磁粉檢測)、法蘭連接密封面平面度檢測(精度需達到0.02mm/m)。需特別注意高濃度阻化劑介質接觸部位的腐蝕余量評估,確保壁厚不低于設計值的85%。
2. 性能參數測試
按GB/T 3216-2016標準搭建測試平臺,關鍵檢測指標包括:
- 額定流量偏差(不超過標稱值的±5%)
- 出口壓力波動范圍(在額定工況下需穩定在±3%以內)
- 容積效率測試(20℃清水介質下需≥85%)
- 振動烈度檢測(軸承部位振動速度有效值≤4.5mm/s)
- 噪聲水平測試(距泵體1m處聲壓級≤85dB(A))
3. 安全防護裝置檢測
重點驗證超壓保護裝置的動作精度,要求安全閥開啟壓力不超過額定壓力的1.1倍,閉合壓力不低于額定壓力的90%。同時檢查壓力表、流量計的計量校準證書,確保半年內經過法定計量機構檢定。
4. 材料耐腐蝕性試驗
依據MT 113-1995標準,對過流部件進行72小時鹽霧試驗(5%NaCl溶液,35℃),要求表面腐蝕面積率≤0.5%。針對高分子材料部件,需額外進行阻化劑溶液浸泡試驗(濃度30%,溫度50℃),168小時后拉伸強度保留率應≥80%。
5. 電氣防爆性能檢測
對隔爆接合面參數進行專項檢測,包括:
- 隔爆面長度(ⅡC類設備≥25mm)
- 間隙檢測(使用塞尺測量,應符合防爆等級要求)
- 表面粗糙度測試(Ra≤6.3μm)
- 緊固螺栓扭力校驗(按標準要求施加110%額定扭矩后無塑性變形)
檢測周期與質量評價體系
根據AQ 1020-2020《煤礦井下消防、灑水設計規范》,阻化多用泵應執行三級檢測制度:日常點檢(每班運行前)、月度性能測試、年度全面檢測。建立包含32項量化指標的評價體系,對檢測數據進行趨勢分析,當容積效率下降超過10%或振動值連續3次檢測增幅超過15%時,必須啟動預防性維修程序。
檢測報告與改進措施
完整的檢測報告應包含:原始數據記錄、檢測儀器校驗證書、缺陷位置影像資料、剩余壽命評估等內容。對于檢測發現的結構裂紋、效率衰減等問題,需按照PDCA循環制定改進方案,包括:表面強化處理(如熱噴涂碳化鎢)、密封組件升級(采用多級機械密封)、流道優化設計等措施,整改后需進行72小時連續運行驗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