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價(以脂肪計)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詳解
一、檢測原理
二、檢測項目關(guān)鍵步驟
-
- 油脂提取:若樣品非純油脂(如油炸食品),需用石油醚或乙醚萃取脂肪,減壓蒸餾去除溶劑。
- 干燥脫水:避免水分干擾,可通過無水硫酸鈉吸附或低溫烘干處理。
- 過濾凈化:去除雜質(zhì),確保油脂澄清透明。
-
- 0.1mol/L KOH標準溶液:精確稱取5.6g KOH,用無CO?蒸餾水定容至1L,標定后使用。
- 酚酞指示劑:1%乙醇溶液,終點顏色為粉紅色且30秒不褪色。
-
- 稱樣:準確稱取3~5g油脂(精確至0.001g)于錐形瓶。
- 溶解:加入50mL中性乙醚-乙醇混合液(體積比1:1),搖勻至油脂完全溶解。
- 滴定:緩慢滴加KOH標準液,臨近終點時逐滴加入,至溶液呈淺粉色并維持30秒。
三、結(jié)果計算
- ?V: 樣品消耗KOH體積(mL)
- ?0V0?: 空白消耗KOH體積(mL)
- ?C: KOH溶液濃度(mol/L)
- ?m: 樣品質(zhì)量(g)
- 56.1: KOH摩爾質(zhì)量(g/mol)
四、關(guān)鍵影響因素及控制
-
- 油脂需充分混合均勻,避免局部氧化導(dǎo)致誤差。含水量需<0.1%,防止水解反應(yīng)。
-
- 光線不足時使用白底背景,避免誤判。乙醇揮發(fā)可能導(dǎo)致返色,需快速記錄。
-
- KOH易吸收CO?生成碳酸鹽,需密封保存,定期標定。乙醚-乙醇混合液需臨用前調(diào)配。
-
- 高溫加速脂肪酸氧化,建議在25℃以下操作,避免陽光直射。
五、標準限值與應(yīng)用場景
-
- 食用植物油:酸價≤3mg KOH/g
- 動物油脂:酸價≤2.5mg KOH/g
- 預(yù)包裝食品:根據(jù)類別不同,限值為1~5mg KOH/g。
-
- 生產(chǎn)監(jiān)控:油脂精煉、油炸食品加工過程控制。
- 倉儲管理:評估油脂貯存穩(wěn)定性,預(yù)測貨架期。
- 市場監(jiān)管:打擊劣質(zhì)油摻假,保障消費者健康。
六、注意事項與誤差分析
- 安全防護:佩戴手套、護目鏡,避免接觸強堿。廢液需中和后處理。
- 誤差來源:
- 正向誤差:樣品氧化、試劑濃度偏高、終點過滴。
- 負向誤差:溶解不徹底、指示劑失效、水分干擾。
- 替代方法:電位滴定法(適用于深色油脂)、近紅外光譜快速檢測。
七、
上一篇:馬鈴薯(土豆、洋芋)檢測下一篇:甘薯(地瓜、紅薯、白薯、紅苕、番薯)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6
12
15
18
15
13
15
20
23
21
16
18
15
21
20
23
27
20
29
19
推薦檢測
聯(lián)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