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樣本檢測的核心類型
-
- 血常規檢測:分析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數量及形態,評估貧血、感染、凝血功能等。
- 生化檢測:包括血糖、血脂(膽固醇、甘油三酯)、肝功能(ALT、AST)、腎功能(肌酐、尿素氮)、電解質(鉀、鈉)等,反映代謝狀態及器官功能。
- 免疫學檢測:
- 感染性疾病:HIV抗體、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體抗體等。
- 自身免疫病:抗核抗體(ANA)、類風濕因子(RF)等。
- 腫瘤標志物:AFP(肝癌)、CEA(消化道腫瘤)、PSA(前列腺癌)等,輔助癌癥篩查與療效監測。
-
- 尿常規:檢測pH值、蛋白、葡萄糖、潛血等,篩查腎病、糖尿病、尿路感染。
- 尿微量白蛋白: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
- 藥物代謝檢測:監測藥物濫用或代謝異常。
-
- 遺傳病篩查:如地中海貧血基因、唐氏綜合征(無創DNA檢測)。
- 腫瘤基因檢測:EGFR、BRCA1/2突變等,指導靶向治療。
- 病原體核酸檢測:PCR技術檢測新冠病毒、HPV、結核桿菌等。
-
- 活檢與細胞學檢查:通過顯微鏡觀察組織形態,確診癌癥、炎癥或感染。
- 免疫組化:標記特定蛋白(如HER2、PD-L1),輔助腫瘤分型及治療方案選擇。
-
- 腦脊液檢測:診斷腦膜炎、神經免疫疾病(如多發性硬化)。
- 糞便檢測:隱血試驗(結直腸癌篩查)、腸道菌群分析。
二、檢測技術的革新趨勢
三、檢測項目的臨床應用場景
-
- 癌癥早期:低劑量螺旋CT聯合腫瘤標志物。
- 慢性病管理:HbA1c監測糖尿病控制。
-
- 靶向用藥:EGFR突變檢測決定肺癌是否適用吉非替尼。
- 藥物基因組學:CYP2C19基因型指導氯吡格雷劑量調整。
-
- 術后監測:CEA水平追蹤結直腸癌復發風險。
- 器官移植:HLA配型與免疫功能監測降低排斥反應。
四、挑戰與展望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變頻調速設備測試檢驗檢測下一篇:電動機測試檢驗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2
17
16
15
17
15
24
20
23
16
20
20
20
19
22
23
21
20
24
24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