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氣組分分析的技術原理
- 氣相色譜法(GC):分離效率高,可同時測定C?-C?烴類及非烴氣體。
- 質譜聯用技術(GC-MS):用于痕量硫化物、惰性氣體的精準識別。
- 化學吸收法:測定H?S、CO?等酸性氣體含量。
- 激光光譜法:實時在線監測水分、烴類分布。
二、核心檢測項目及其技術要點
1. 主要烴類組分檢測
- 檢測對象:甲烷(CH?)、乙烷(C?H?)、丙烷(C?H?)、丁烷(C?H??)等。
- 檢測意義:決定天然氣的熱值(MJ/m³)及燃燒特性。
- 標準方法:ISO 6974(氣相色譜法),檢測限達0.01% vol。
- 技術挑戰:高碳數烴類(C?+)易在管線中冷凝,需控制檢測溫度。
2. 雜質氣體分析
- 硫化氫(H?S):
- 危害:腐蝕管道、催化劑中毒,濃度超20 ppm需脫硫處理。
- 檢測方法:亞甲藍分光光度法(GB/T 11060.1)、紫外熒光法。
- 二氧化碳(CO?):
- 控制標準:商業天然氣要求CO?≤3%(體積分數)。
- 檢測技術:紅外吸收法(ASTM D7165)、氣相色譜法。
- 水分(H?O):
- 臨界指標:水露點≤-10℃(GB 17820-2018),防止水合物堵塞。
- 檢測設備:冷鏡式露點儀、電容式傳感器。
3. 物理性質關聯檢測
- 高位發熱量(HHV):
- 通過組分加權計算(ISO 6976),直接影響貿易計價。
- 沃泊指數(Wobbe Index):
- 衡量互換性的關鍵參數,公式為 ?=????W=d?HHV?(d為相對密度)。
- 密度與壓縮因子:
- 采用振動管密度計(ISO 20765)測定,用于流量換算。
4. 痕量有害物質檢測
- 總硫(TS):
- 微庫侖法(GB/T 11060.4)檢測硫醇、噻吩等有機硫,限值20 mg/m³。
- 汞(Hg):
- 原子熒光光譜法(檢出限0.1 μg/m³),防止鋁合金設備汞脆。
- 放射性元素(氡等):
- 閃爍體探測器監測,保障LNG加工安全。
三、檢測流程的標準化控制
- 樣品采集:
- 使用不銹鋼采樣鋼瓶,避免吸附效應。
- 管線采樣需保壓、保溫,防止重組分冷凝。
- 預處理技術:
- 分子篩脫水、膜過濾除塵。
- 在線色譜配備多閥柱切系統,消除CO?干擾。
- 數據質量控制:
- 采用NIST標準氣體校準,誤差<1%。
- 實驗室間比對(ILC)驗證結果一致性。
四、前沿技術與發展趨勢
- 微型化傳感器:MEMS色譜柱實現現場快速檢測。
- 在線質譜儀:煉廠氣管網實時組分監控。
- 人工智能算法:基于大數據預測組分變化,優化脫硫工藝。
五、
- ISO 6974: Natural gas - Determination of composition
- GB 17820-2018: 天然氣質量標準
- ASTM D7165: Standard Practice for Gas Chromatography
- 《天然氣處理與加工工藝學》,石油工業出版社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八氧化三鈾檢測下一篇:水(地)源熱泵機組節能監測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1
12
16
21
14
19
17
15
17
15
24
22
23
16
22
22
22
21
22
23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