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礎理化指標檢測
-
- 檢測方法:重鉻酸鉀氧化法(國標法)、灼燒失重法。
- 意義:衡量有機土肥力的核心指標,有機質含量≥20%通常視為高品質。
- 標準范圍:農業用土一般要求≥15%,園藝基質≥30%。
-
- 檢測方法:電位法(水浸提液或鹽溶液浸提)。
- 意義:影響養分有效性和植物生長,多數作物適宜pH 5.5~7.5。
-
- 檢測方法:電導儀測定水浸提液。
- 意義:反映鹽分含量,EC值過高(>2 mS/cm)易導致植物鹽害。
-
- 檢測方法:烘干稱重法(105℃恒重)。
- 意義:影響儲存穩定性和施用效果,商品有機土含水率通常控制在30%~50%。
二、養分分析
-
- 檢測方法:凱氏定氮法(總氮)、鉬銻抗比色法(有效磷)、火焰光度法(速效鉀)。
- 意義:評估土壤基礎肥力,指導施肥配比。例如,園藝基質總氮要求≥0.5%,速效磷≥50 mg/kg。
-
- 檢測方法:原子吸收光譜法(AAS)或ICP-MS。
- 意義:確保植物必要元素均衡,避免缺素癥。
三、污染物檢測
-
- 檢測項目:鉛(Pb)、鎘(Cd)、汞(Hg)、砷(As)、鉻(Cr)等。
- 檢測方法:GB 15618-2018《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規定限值。
- 意義:防止污染通過食物鏈傳遞,如鎘限值≤0.3 mg/kg(pH<6.5)。
-
- 檢測項目:多環芳烴(PAHs)、農藥殘留(如DDT、六六六)、塑化劑等。
- 檢測方法: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
- 意義:工業污染或劣質原料可能導致毒性物質累積。
四、生物學指標
-
- 檢測方法:ATP生物發光法、呼吸強度測定。
- 意義:反映有機土健康程度,高活性微生物群利于養分轉化。
-
- 檢測項目: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線蟲等。
- 檢測方法:平板培養法、PCR分子檢測。
- 意義:避免致病微生物傳播,尤其是再生利用的有機土。
五、物理性質檢測
-
- 檢測方法:環刀法測定容重,計算總孔隙度。
- 意義:容重低(<0.5 g/cm³)表明透氣性好,適合根系生長。
-
- 檢測方法:篩分法或激光粒度儀。
- 意義:影響保水性和通氣性,理想粒徑為0.5~5 mm。
六、功能型檢測(根據用途定制)
- 保水性試驗:模擬干旱環境下土壤持水能力。
- 緩釋性能:評估養分釋放速率(如包膜有機肥)。
- 種子發芽指數(GI):驗證有機土對植物的安全性,GI≥80%為合格。
七、檢測流程與注意事項
- 采樣規范:遵循“多點混合采樣”原則,避免表層與深層混雜。
- 預處理:風干、研磨、過篩(2 mm篩孔)后分裝檢測。
- 標準依據:參照GB/T 33805-2017《有機肥料》、NY/T 525-2021《有機肥料》等。
總結
轉成精致網頁
上一篇:油井水泥緩凝劑檢測下一篇:內防噴工具節流閥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6
16
24
21
25
20
22
20
18
23
26
29
26
26
22
21
17
20
24
22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