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用晶硅組件檢測項目詳解
一、電性能測試
-
- 在標準測試條件(STC:1000W/m²,25℃,AM1.5)下測量組件的最大輸出功率,驗證是否達到標稱值。
- 關鍵參數:開路電壓(Voc)、短路電流(Isc)、填充因子(FF)、效率(η)。
-
- 模擬陰雨天或清晨/黃昏的弱光條件(如200W/m²),測試組件的輸出特性。
-
- 測量功率、電壓、電流隨溫度變化的系數,評估高溫環境對性能的影響。
-
- 模擬組件局部被遮擋時的發熱情況,檢測是否因電流反向導致電池片或旁路二極管損壞。
-
- 施加高壓(如1000V + 2倍系統電壓)驗證組件絕緣性能,確保無漏電風險。
-
- 在潮濕條件下檢測組件框架與內部電路的絕緣性能,防止漏電安全隱患。
二、機械性能測試
-
- 模擬風壓、雪壓等靜態載荷(通常2400Pa),驗證組件機械強度及形變量。
-
- 用直徑25mm的鋼球以23m/s速度撞擊組件表面,評估玻璃抗沖擊能力。
-
- 模擬安裝或運輸中的受力形變,測試組件結構穩定性。
-
- 模擬運輸過程中的顛簸振動,檢測電池片隱裂或連接失效風險。
三、環境可靠性測試
-
- 在-40℃至85℃間循環溫度變化,加速驗證組件材料的熱疲勞壽命。
-
- 85℃/85%濕度環境下持續1000小時,評估封裝材料老化、電池片腐蝕風險。
-
- 交替進行濕熱與低溫循環,檢測材料界面分層或電氣連接失效。
-
- 模擬高壓偏置下的離子遷移現象,量化功率衰減率(通常要求<5%)。
-
- 驗證封裝材料(如EVA)抗紫外線黃變、脫層能力。
-
- 針對沿海或高污染地區,評估金屬邊框與接線盒的耐腐蝕性。
四、安全性能測試
-
- 依據IEC 61730標準,測試組件防火性能(Class A/B/C)。
-
- 驗證組件金屬框架的接地電阻是否符合安全規范。
五、外觀與材料檢查
-
- 通過EL成像儀檢測隱裂、斷柵、碎片等內部缺陷。
-
- 檢查玻璃劃痕、電池片色差、氣泡、背板褶皺等。
-
- 核查封裝材料(EVA/POE)、背板(TPT/TPE)、玻璃等是否符合標準。
-
- 測試接線盒、電纜的耐高溫、耐紫外線老化性能。
六、典型檢測流程
- 樣品準備 → 2. 初始性能測試 → 3. 環境應力測試 → 4. 最終性能復測 → 5. 數據分析與報告。
檢測意義
- 效率驗證:確保組件實際發電能力與標稱值一致。
- 耐久性評估:模擬25年戶外運行環境,提前暴露潛在失效風險。
- 安全保障:防范漏電、火災等事故。
- 質量控制:通過EL等檢測手段剔除不良品。
轉成精致網頁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2
20
20
21
23
16
18
17
18
22
23
20
21
18
24
17
21
20
22
21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