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系統計算機網絡檢測項目詳解
一、網絡性能檢測
-
- 目的:分析網絡鏈路負載情況,避免擁塞。
- 方法:通過SNMP協議采集路由器/交換機的端口流量數據,計算實時占用率。
- 工具:Cacti、PRTG、Zabbix。
- 閾值設定:通常設定為鏈路帶寬的70%~80%觸發告警。
-
- 目的:評估網絡傳輸質量,定位傳輸瓶頸。
- 方法:使用ICMP Ping或TCP Ping測量端到端延遲;通過連續數據包發送測試丟包率。
- 關鍵場景:廣域網(WAN)鏈路、VPN隧道、云服務接入點。
-
- 檢測內容:TCP重傳率、DNS響應時間、HTTP請求成功率。
- 工具:Wireshark(抓包分析)、SolarWinds NPM。
二、網絡安全檢測
-
- 檢測項:DDoS攻擊流量、端口掃描行為、僵尸網絡通信。
- 方法:基于NetFlow/sFlow數據流分析,結合機器學習模型識別流量模式。
- 工具:Darktrace、Suricata、Snort。
-
- 主動掃描:定期對設備/服務進行漏洞掃描(如未修補的CVE漏洞)。
- 被動檢測:分析防火墻/IDS日志,識別入侵嘗試(如SQL注入、暴力破解)。
- 工具:Nessus、OpenVAS、OSSEC。
-
- 檢測項:TLS/SSL協議版本、證書有效期、弱加密算法(如RC4、SHA-1)。
- 工具:SSLLabs、Nmap腳本(nmap --script ssl-enum-ciphers)。
三、網絡可用性檢測
-
- 關鍵指標:CPU/內存利用率、電源狀態、硬件故障燈(如磁盤故障)。
- 告警策略:連續3次輪詢失敗判定為設備宕機。
-
- 檢測項:HTTP/HTTPS、SSH、數據庫端口(如3306、1433)響應狀態。
- 方法:使用TCP SYN探測或模擬應用層請求(如HTTP GET)。
-
- 場景:主備鏈路切換測試、負載均衡策略有效性驗證。
- 工具:通過路由協議(OSPF、BGP)狀態監控實現自動切換告警。
四、配置與合規性檢測
-
- 檢測項:未授權的ACL規則修改、路由表篡改、SNMP社區字符串泄露。
- 方法:對比基線配置,使用版本控制工具(如Git)記錄變更歷史。
-
- 標準:ISO 27001、PCI-DSS、等保2.0。
- 檢測示例:密碼復雜度策略、日志留存周期、訪問控制列表(ACL)合規性。
-
- 工具:ELK Stack(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Splunk。
- 關鍵分析:關聯多設備日志,識別跨系統的攻擊鏈(如從防火墻日志到服務器日志的橫向移動)。
五、物理層與環境檢測
-
- 參數:溫度、濕度、水浸、UPS電池狀態。
- 工具:通過IPMI接口或環境傳感器(如APC Environmental Monitor)。
-
- 檢測項:光功率衰減、誤碼率(BER)、CRC錯誤計數。
- 設備:OTDR(光時域反射儀)、交換機光模塊診斷命令(如Cisco的
show interface transceiver
)。
六、自動化響應與報告
-
- 示例:檢測到DDoS攻擊時,自動觸發防火墻黑洞路由;發現設備宕機后通過API重啟虛擬機。
-
- 內容:SLA達成率、TOP故障類型、資源利用率趨勢。
- 工具:Grafana儀表板、自定義Python腳本生成PDF報告。
總結
上一篇:通信光纜、電纜線路工程檢測下一篇:通信管道工程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