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青魚、草魚、鰱、鳙、鯉的檢測項目與技術規范
一、理化與新鮮度檢測
-
- 檢測意義:反映魚肉腐敗程度,新鮮魚的TVB-N值應≤15 mg/100g(GB 2733-2015)。
- 方法:半微量定氮法或自動凱氏定氮儀。
-
- 標準:新鮮魚肉pH為6.5~7.0,腐敗后因蛋白質分解,pH可能升至7.5以上。
-
- 適用魚類:青魚等高蛋白魚類易腐敗產生組胺(限量≤40 mg/kg)。
二、污染物殘留檢測
-
- 必檢項:鉛(≤0.5 mg/kg)、鎘(≤0.1 mg/kg)、甲基汞(≤0.5 mg/kg)、無機砷(≤0.1 mg/kg)(GB 2762-2022)。
- 檢測技術:原子吸收光譜法(AA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
-
- 抗生素類:喹諾酮類(恩諾沙星、環丙沙星)、磺胺類等(依據GB 31650-2021)。
- 禁用藥物:孔雀石綠、結晶紫及其代謝物(檢出限0.5 μg/kg),氯霉素(不得檢出)。
- 方法: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LC-MS/MS)。
-
- 有機磷類(敵百蟲、毒死蜱)、擬除蟲菊酯類等,檢測限需符合GB 2763-2021。
三、微生物安全檢測
-
- 標準:新鮮魚肉需≤5×10? CFU/g(GB 10136-2015)。
-
- 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GB 29921-2021要求不得檢出)。
- 檢測方法:選擇性培養基培養結合PCR鑒定。
四、寄生蟲及生物毒素檢測
-
- 重點對象:華支睪吸蟲(肝吸蟲)、異尖線蟲等(需顯微觀察或分子生物學檢測)。
-
- 藻類毒素(如微囊藻毒素):富集于鰱、鳙等濾食性魚類,液相色譜法檢測。
五、非法添加物篩查
-
- 非法用途:不法商販用于防腐漂白(禁用)。
- 檢測: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檢出限≥10 mg/kg)。
-
- 如堿性橙Ⅱ、蘇丹紅等,通過LC-MS/MS篩查。
六、標簽與真實性檢測
- 物種鑒定
- 目的:防止以低價魚冒充高價魚(如普通鯉假冒“黃河鯉”)。
- 方法:DNA條形碼技術(COI基因序列分析)。
檢測流程與標準依據
- 采樣規范:按GB/T 30891-2014要求取肌肉、內臟等代表性部位。
- 判定標準:依據GB 2733(鮮凍水產品)、GB 31650(獸藥殘留)、NY 5070-2002(無公害水產品)等。
結語
上一篇:無公害食品 水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檢測下一篇:二苯并[a,h]芘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