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頭菇干制品檢測項目及質量控制要點
一、感官檢測
- 外觀形態(tài)
- 完整度:優(yōu)質猴頭菇應菇體飽滿,菌刺完整,無明顯斷裂或碎片(碎片率≤5%)。
- 顏色:呈淡黃色至黃褐色,均勻無霉斑或焦黑。
- 氣味與雜質
- 氣味:具天然菌香,無異味(如酸敗、霉味)。
- 雜質:無泥沙、金屬碎片等外來異物(雜質含量≤0.5%)。
二、理化指標檢測
-
- 標準:≤13%(GB 7096-2014《食用菌及其制品》)。
- 檢測意義:水分過高易滋生微生物,過低則導致口感硬化。
- 方法:采用105℃恒重法或快速水分測定儀。
-
- 標準:總灰分≤8%,酸不溶性灰分≤1%。
- 檢測意義:灰分過高提示可能存在泥沙污染或加工環(huán)境不潔。
-
- 標準:≥12%(干基計)。
- 方法:凱氏定氮法或近紅外光譜法,評估營養(yǎng)價值。
-
- 標準:≥3倍(干品與水重量比)。
- 意義:反映干制工藝對細胞結構的破壞程度。
三、微生物指標
- 菌落總數:≤10? CFU/g。
- 大腸菌群:≤100 MPN/g。
- 致病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不得檢出。
四、污染物及農殘檢測
-
- 鉛(Pb)≤1.0 mg/kg、砷(As)≤0.5 mg/kg、鎘(Cd)≤0.2 mg/kg。
- 檢測方法:原子吸收光譜法(AAS)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
-
- 重點檢測有機磷類(如敵敵畏、樂果)及擬除蟲菊酯類(如氯氰菊酯),均需符合殘留限量標準。
-
- 標準:≤50 mg/kg(GB 2760-2014)。
- 風險提示:過量使用硫磺熏蒸會導致SO?超標,引發(fā)過敏反應。
五、食品添加劑檢測
六、其他專項檢測
- 真菌毒素(如黃曲霉毒素B?)
- 限量:≤5 μg/kg(GB 2761-2017)。
- 營養(yǎng)成分分析(可選)
- 多糖、氨基酸、礦物質(如硒)含量測定,用于產品功能宣稱。
七、質量控制建議
- 原料控制:采用無污染種植基地原料,驗收時進行農殘初篩。
- 加工工藝優(yōu)化:控制干燥溫度(50-60℃為宜),避免高溫破壞活性成分。
- 成品批次檢測:每批次抽檢微生物及理化指標,高風險產品加測重金屬與農殘。
- 第三方驗證:定期送檢至CMA/ 認證實驗室,確保數據權威性。
總結
上一篇:綠色食品果蔬罐頭檢測下一篇:馬賁特洛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4
4
2
3
7
9
11
10
11
11
10
8
11
11
9
11
11
11
11
15
推薦檢測
聯(lián)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