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效等級劃分標準
- 1級(高效節水):≤ 6.0 L
- 2級(節水):≤ 7.0 L
- 3級(普通):≤ 8.0 L
二、核心檢測項目及方法
1. 沖洗用水量測試
- 目的:驗證單次沖水的實際用水量是否符合標稱等級。
- 方法:
- 使用流量計或量筒測量沖洗周期內的總用水量。
- 需連續測試3次,取平均值。
- 測試水溫為常溫(15
25℃),供水壓力為0.140.35 MPa。
2. 洗凈功能測試
- 目的:評估沖洗后陶瓷表面的清潔度。
- 方法:
- 在蹲便器內壁均勻涂抹100g模擬污染物(如淀粉糊+炭粉)。
- 沖水后觀察殘留痕跡,殘留面積≤5%為合格。
- 需重復測試10次,達標率需≥90%。
3. 排放功能測試(固體物排放能力)
- 目的:測試是否能有效排出固體廢棄物。
- 方法:
- 使用直徑39mm、長度25mm的聚乙烯顆粒(模擬糞便)作為測試物。
- 每次投放4個測試物,沖水后殘留量≤1個為合格。
- 需測試3次,全部通過方達標。
4. 防濺功能測試
- 目的:防止沖水時水花飛濺。
- 方法:
- 在蹲便器水封面放置10片直徑15mm的聚乙烯薄膜。
- 沖水后飛濺帶出薄膜數量≤2片為合格。
5. 水封回復功能
- 目的:確保沖水后水封深度恢復,防止下水道氣體反流。
- 方法:
- 沖水后測量水封深度,應≥50mm。
- 需連續測試3次,均達標。
6. 水封深度測試
- 目的:驗證靜態水封密封性能。
- 方法:
- 靜止狀態下,水封面至水道入口最高點的垂直距離≥50mm。
7. 管道輸送能力測試
- 目的:檢驗污水排放至管道后的輸送距離。
- 方法:
- 使用12m長、DN100的排水管,測試沖水后污水能否輸送至末端。
- 殘留物累計長度≤5m為合格。
三、其他輔助檢測項目
- 密封性測試:檢查連接處是否漏水(靜壓0.9MPa下持續30秒無滲漏)。
- 耐久性測試:模擬5萬次沖水循環,檢測部件磨損及性能衰減。
- 標識合規性:核對產品是否標注水效等級、執行標準及生產信息。
四、檢測流程與報告
- 抽樣要求:同一批次產品中隨機抽取3套樣品。
- 測試順序:齊全行功能性測試(洗凈、排放等),再驗證水效等級。
- 判定標準:所有項目均達標方可獲得對應水效等級認證。
五、常見不合格原因
- 沖洗水量超標(設計缺陷或配件密封不良)。
- 洗凈功能不達標(噴射孔角度/水壓不合理)。
- 水封回復不足(存水彎結構設計錯誤)。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13
12
15
11
13
15
15
14
17
19
18
16
19
22
22
18
22
20
18
15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