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氣檢測:核心檢測項目與技術解析
一、壓力衰減測試(壓降法)
- 向被測系統注入氣體(氮氣、空氣等)至設定壓力;
- 關閉閥門,靜置觀察壓力表或傳感器數據;
- 計算單位時間內的壓降值,超出閾值則判定泄漏。 適用對象:管道、儲罐、閥門等密閉系統。 優點:成本低、操作簡單。 局限:需停機測試,無法定位泄漏點。
二、氣泡檢測法
- 檢測液需均勻覆蓋焊縫、接口等關鍵部位;
- 微小泄漏需等待數分鐘觀察緩慢氣泡形成;
- 高風險區域優先使用防爆型熒光檢漏液。 適用場景:低壓管道、閥門密封面、汽車空調系統。 優勢:直觀快速、成本極低。 缺點:依賴人工目視,不適用高空或復雜結構。
三、氣體探測儀檢測
- 可燃氣體探測器:基于催化燃燒原理,檢測甲烷、丙烷等濃度;
- 有毒氣體探測器:電化學傳感器檢測CO、H?S等;
- 紅外吸收式探測器:通過特定氣體對紅外光的吸收特性定量分析。
- 檢測精度(ppm級或LEL百分比);
- 響應時間(≤30秒為佳);
- 防爆等級(Ex認證)。
四、超聲波檢漏技術
- 手持式超聲波檢測儀(定向麥克風);
- 固定式聲學傳感器陣列。
- 設置設備頻率范圍,排除環境噪音;
- 沿管道或設備表面掃描,定位聲源峰值點;
- 結合軟件生成聲波頻譜圖輔助分析。 優勢:非接觸檢測,適用高壓、真空系統及遠距離定位。 典型應用:壓縮空氣系統、蒸汽管道、變壓器密封。
五、紅外熱成像檢漏
- 大面積快速掃描(如LNG接收站);
- 可檢測微小泄漏(靈敏度達5g/hr);
- 圖像實時存儲便于追溯。 局限性:受環境溫度、風速影響較大,需配合其他方法驗證。
六、氦質譜檢漏(高精度檢測)
- 真空模式:抽真空后噴氦,檢測系統內部氦離子流;
- 吸槍模式:充氦后使用探頭吸附外部氣體分析。 精度等級:可達10?? Pa·m³/s,適用于半導體設備、航天器密封測試。 成本:設備昂貴,需專業操作人員。
七、激光氣體檢測技術
- TDLAS(可調諧二極管激光吸收光譜):通過氣體分子對特定波長激光的吸收強度計算濃度;
- LIDAR(激光雷達):遠程掃描大面積區域,繪制泄漏分布圖。
- 天然氣長輸管道無人機巡檢;
- 煉化廠儲罐區連續監測;
- 碳排放監測。 優勢:檢測距離遠(數百米)、響應速度快。
八、綜合檢測方案設計
- 日常巡檢:手持式可燃氣體探測器+超聲波檢漏儀;
- 高危區域:固定式紅外監測+TDLAS激光系統;
- 密封驗證:氦質譜法+壓力衰減測試雙重確認。
九、安全規范與標準
- 國際標準:API 570(管道)、ASME B31.3(工藝管道);
- 操作規范:
- 檢測前需進行系統隔離與泄壓;
- 可燃環境使用防爆工具;
- 人員配備便攜式氣體報警儀及PPE。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4
5
3
5
9
16
18
17
17
15
18
19
19
18
21
22
18
19
21
22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