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體密封性測試檢測項目詳解
1. 壓差法測試(加壓/減壓試驗)
- 目的:量化建筑的整體氣密性,定位泄漏區域。
- 方法與工具:
- 鼓風門測試(Blower Door Test):在門框安裝帶有風扇的密封板,通過調節風扇風速在室內外形成穩定壓差(通常±10 Pa至±50 Pa)。
- 數據采集:監測壓力差與空氣流量,計算換氣次數(ACH)或泄漏面積。
- 檢測步驟:
- 封閉所有門窗,關閉通風設備。
- 啟動鼓風門,逐步加壓/減壓至目標壓差(如50 Pa)。
- 記錄壓差穩定時的空氣流量,換算為自然條件下的換氣率(如ACH50)。
- 標準參考:
- 國際:ISO 9972(建筑氣密性測定)、ASTM E779。
- 國內:GB/T 7106-2019(建筑外門窗氣密性分級)。
2. 氣密性掃描(局部泄漏點檢測)
- 目的:精準定位建筑圍護結構的局部泄漏點。
- 工具與技術:
- 紅外熱像儀:通過溫差顯示冷熱橋或漏氣區域(適用于溫差異常明顯的環境)。
- 煙霧發生器:釋放無害煙霧(如甘油基霧),觀察煙霧流動軌跡。
- 超聲波檢漏儀:檢測加壓狀態下高頻氣流聲。
- 適用場景:
- 門窗接縫、穿墻管道、線盒等隱蔽部位。
- 高潔凈度實驗室、手術室的墻體密封性驗證。
3. 漏光檢查(自然光/人工光源法)
- 步驟:
- 室內全暗環境下,使用強光手電沿門窗縫隙、插座邊緣等照射,室外觀察透光情況。
- 適用于初步篩查,成本低但靈敏度有限。
4. 示蹤氣體法(Tracer Gas Test)
- 原理:釋放無害氣體(如六氟化硫SF?、二氧化碳),通過氣體濃度衰減計算換氣率。
- 應用場景:
- 醫院隔離病房:驗證負壓環境的氣密性防止交叉感染。
- 實驗室有害氣體泄漏防控。
- 標準:ISO 12569(建筑示蹤氣體測定法)。
5. 長期壓差監測
- 適用對象:
- 生物安全實驗室(BSL-3/4):持續監測負壓穩定性。
- 潔凈室:維持正壓防止污染物侵入。
- 工具:安裝壓差傳感器,數據實時傳輸至控制系統。
6. 關鍵部件專項檢測
- 檢測對象:
- 門窗氣密性:依據GB/T 7106標準,測試單位縫長空氣滲透量。
- 通風系統密閉性:HEPA過濾器邊框、風管連接處漏風率測試。
- 穿墻孔洞密封:電纜、管道周圍填充材料(發泡膠、防火泥)的完整性。
檢測流程優化建議
- 預處理:
- 關閉新風系統,封堵排風口。
- 記錄環境溫濕度(極端天氣可能影響測試結果)。
- 檢測順序:
- 先整體(壓差法)后局部(氣密性掃描),結合定量與定性分析。
- 報告輸出:
- 需包含泄漏點分布圖、換氣率數據及改進建議(如更換密封條、填補孔洞)。
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 高頻泄漏點:
- 門窗框與墻體接縫:使用聚氨酯發泡膠+防水密封膠。
- 穿墻管線:采用彈性密封圈或防火膨脹膠泥。
- 假陰性結果:避免在強風天氣測試,防止外部氣流干擾。
行業應用差異
- 民用建筑:側重節能(如LEED認證要求ACH50≤3.0)。
- 工業潔凈室:ISO 14644要求嚴控顆粒物(壓差≥15 Pa)。
- 生物實驗室:NIH/WHO指南規定相鄰區域壓差需≥10 Pa。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3
4
6
9
9
11
11
16
10
13
16
15
18
21
21
14
20
20
23
17
推薦檢測
聯系電話
400-635-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