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及糧食加工品檢測:關鍵項目與技術解析
一、糧食檢測的核心項目
-
- 重金屬污染:鎘、鉛、汞、砷等是主要監(jiān)測對象。例如,稻米易受土壤中鎘污染,需通過原子吸收光譜(AAS)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檢測。
- 真菌毒素:黃曲霉毒素(B1、B2、G1、G2)、嘔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N)等是常見毒素。黃曲霉毒素在濕熱環(huán)境下易滋生,可通過高效液相色譜(HPLC)或酶聯(lián)免疫法(ELISA)定量分析。
- 農藥殘留:有機磷類(如敵敵畏)、擬除蟲菊酯類(如氯氰菊酯)等農藥殘留需通過氣相色譜(GC)或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LC-MS)檢測,確保符合各國最大殘留限量(MRLs)。
-
- 水分含量:水分超標易導致霉變,檢測方法包括烘干法、近紅外光譜法。
- 雜質與不完善粒:通過篩分法或人工分揀評估雜質(如砂石、秸稈)及破損粒比例。
- 蛋白質與淀粉含量:近紅外分析儀可快速測定營養(yǎng)成分,判斷是否符合加工用途需求(如高筋小麥需蛋白質含量≥12%)。
-
- 儲存不當?shù)募Z食可能滋生霉菌、大腸菌群等,需通過平板計數(shù)法或PCR技術檢測。
二、糧食加工品的檢測重點
-
- 漂白劑與增白劑:面粉中過氧化苯甲酰(已禁用)、二氧化硫殘留需通過分光光度法檢測。
- 工業(yè)染料:非法添加的蘇丹紅、堿性橙等可通過HPLC-MS/MS篩查。
- 防腐劑:苯甲酸、山梨酸的添加量需符合GB 2760標準。
-
- 酸價與過氧化值:反映油脂氧化酸敗程度,通過滴定法或色譜法測定。
- 反式脂肪酸:氫化工藝可能產生反式脂肪酸,需通過氣相色譜分析。
- 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加工設備接觸可能導致遷移污染,LC-MS是主要檢測手段。
-
- 熟制加工品(如方便面、餅干)需檢測菌落總數(shù)、大腸菌群、沙門氏菌等,確保滅菌工藝有效性。
- 過敏原檢測:小麥制品可能混雜花生、堅果殘留,需通過ELISA或實時熒光PCR確認。
-
- 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含量需與標簽標注一致,通過凱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等驗證。
三、前沿檢測技術與挑戰(zhàn)
-
- 便攜式拉曼光譜儀、免疫層析試紙條(如真菌毒素快檢卡)可現(xiàn)場篩查,縮短檢測周期。
- 生物傳感器和納米技術提升痕量污染物(如重金屬離子)的靈敏度。
-
- 區(qū)塊鏈技術應用于溯源體系,結合檢測數(shù)據(jù)追蹤污染源頭。
- 轉基因成分檢測(如大豆油中CP4-EPSPS基因)通過實時熒光PCR確保標識合規(guī)性。
-
- 各國標準差異(如中國GB vs. 歐盟EC法規(guī))導致進出口壁壘,需推動檢測互認。
- 新型污染物(如微塑料、納米顆粒)的檢測方法尚未完善。
四、
上一篇:軟冰淇淋及軟雪糕漿料檢測下一篇:吊件力學性能試驗檢測


材料實驗室
熱門檢測
259
218
193
204
200
205
213
203
209
219
206
201
205
205
199
197
211
201
210
203
推薦檢測
聯(lián)系電話
400-635-0567